京财时报

央行再提打破刚兑,首先需清理多层嵌套问题

http://www.jingcsb.com/ 来源:网络整理 发布时间:2017-07-13 18:09:47

投资观察界7月13日(记者吴高山)
      上周,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7)》 (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指出了资管业务存在的影子银行面临监管不足,产品多层嵌套导致风险传递,刚性兑付使风险仍停留在金融体系等问题。并提出了有序打破刚性兑付,消除多层嵌套,抑制通道业务等六大措施。

报告中共有两个专题,其中之一就是《促进中国资产管理业务规范健康发展》。可以说,央行这次对资管业务给予了高度重视。这一方面反映出资管业务当前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已经足够大,且存在的问题值得重视,否则对整个金融部门都是巨大的隐患。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央行未来依然要大力推进资管业务的发展,并为此搭建起良好的监管框架,真正的大资管监管时代或将到来。我们认为,资管业务在发展的过程中确实暴露出一些问题,其中,多层嵌套和刚性兑付问题尤其值得关注。

刚性兑付由来已久,多层嵌套则是近几年出现的新问题。刚性兑付指的是当资产管理计划到期时,资管公司要按照此前的约定返还投资者相应的本金和收益。若兑付出现问题,那么资管公司需要用自有资金兜底。多层嵌套一般指金融机构为了规避监管而导致的金融机构之间相互持有资管产品的情况。

金融机构之所以大量参与资产管理业务,是因为金融机构利用资管业务包装能把表内投资转到表外投资,从而规避准备金等监管要求。在某些情况下,这种转移需要经过多个金融机构,这就产生了多层嵌套问题。部分金融机构为了获得更多的收益,将拿到的资产进行抵押甚至再抵押,就完成了一次加杠杆,进一步提高了信用风险。无论如何转移和嵌套,由此衍生的风险最终还是要由该金融机构承担,只是此时会涉及到更多的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

刚性兑付的存在则让金融市场无法为相关的金融产品准确定价。资产端来看,金融机构更愿意承接预算软约束主体发行的资产,如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发行的各类债券。市场在评估这类资产时,也往往会考虑到中央政府的信用,虽然中央政府从没有做过明确承诺。这就导致这类资产的价格无法充分反映实际的风险,实际利率价格存在一定程度低估。负债端来看,各类金融机构大量采用发行理财产品的形式从居民部门融资。由于国内的银行体系以国有银行为主,且中国从没有经历过大规模的银行倒闭,居民部门往往对银行体系的信用充分信任。因此,居民部门容易将理财产品等同于普通存款,形成刚性兑付预期,对相关产品的实际风险存在明显的认知不足。

资产端和负债端的双重刚性兑付问题困扰着中国金融市场的定价功能。随着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打破隐形刚性兑付和刚性兑付预期势在必行。打破刚性兑付意味着风险的充分释放,金融部门的资产负债表要面临重大调整。正常情况下,这往往只会涉及到债权债务双方,只需要达成新的债务重组协议,并对风险进行重新定价即可。但是,当打破刚性兑付遇上多层嵌套,债权债务双方中间相差了多个金融机构,这时候资产负债的调整就会变得非常复杂。

当前的资管行业中,各金融机构间的通道业务类型特别常见。有一个大致的数据可以佐证。根据《报告》提供的数据,截至2016年末,银行表内、表外理财产品资金余额分别为5.9万亿元、23.1万亿元;信托公司受托管理的资金信托余额为17.5万亿元;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证券公司资产管理计划、基金及其子公司资产管理计划、保险资产管理计划的规模分别为9.2万亿元、10.2万亿元、17.6万亿元、16.9万亿元、1.7万亿元。剔除交叉持有的因素后,各行业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约60多万亿元。这里的交叉持有因素,主要就是指多层嵌套。用资产管理总规模减去60万亿,可知在金融体系内部因通道业务而出现的资产管理业务规模达40万亿左右。

从合规的角度,单独考察某个资管计划的具体环节都可能符合资管要求。但是,经过层层嵌套加杠杆之后,金融机构之间的关联性越来越强,金融部门内部的风险积聚得越来越高。在打破刚兑的过程中,我们要警惕可能诱发的风险及传导路径,如通道业务过多过于复杂,导致无法穿透监管,打破一个刚兑会牵连一批机构。

因此,打破刚性兑付首先要处理多层嵌套问题。首先,监管部门应加快穿透式监管的推进,尽快厘清复杂的嵌套结构。与此同时,监管部门应设定明确的处置标准,对于超过标准的资管业务,要在自主协商的基础上限时整改,部分情况下可引入监管介入。其次,化解存量风险的基础上,严控增量资管业务的质量。一方面要重视资管产品的结构,避免出现新的复杂嵌套产品,加剧金融空转的情况;另一方面要打破资产和负债两端的刚性兑付问题,合理为资管产品确定标准。第三,打破刚性兑付的过程中,央行需提供充足的非廉价流动性,以避免局部风险乃至系统性风险的出现。几乎所有的金融危机都始于流动性风险。在推进金融部门去杠杆的过程中,资管业务融资会面临较大困难,融资成本也会提升。央行需及时向市场注入非廉价流动性,确保在保持金融市场稳定的同时彻底打破刚性兑付。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京财时报(www.jingcsb.com)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联系邮箱:xinxifankuui@163.com

热文推荐

首页 | 新闻 | 财经 | 房产 | 娱乐 | 旅游 | 时尚 | 生活 | 科技 | 健康 | 汽车 | 教育 | 今日北京 | 电子报

Copyright © 2008-2016 备案号:京ICP备09109218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90845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20080118
关于同意京财时报设立互联网站并提供新闻信息服务的批复

友情链接: 大粤日报 时尚周刊 京晨晚报 投资观察界 新讯网 西北商报网 万亿财富网 中国投资界 新尧网 中国证券期货 广东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