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初,经过反复“协商”,美的管理层收购了代表政府的第一大股东——顺德市北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的股权,管理层成了美的真正的主人。
10年间持续的股权与管理改革,成了美的如今强势地位的牢固根基。
海外并购?没到时候
解决了“内部矛盾”,美的开始进入全面发展的快车道,2000年,集团营收突破百亿大关,发展了商用空调、微波炉、饮水机、IH电饭煲、洗碗机等一系列新产品;国际化方面,美的先后设立了美国、日本、欧洲、韩国、俄罗斯等分公司,在海外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不过彼时的美的,依旧入不了媒体和舆论的“法眼”,因为同行的新闻比他们大得多。
新世纪初是民营资本家的好时代,唐万新、顾雏军、张海等均被视为财富英雄、实业的新主人。这轮热潮中,一众家电企业纷纷将资本市场视为企业做大的出路。这批企业手头资金充裕,加之行业竞争激烈,急于开拓新业务。
2004年,李东生和TCL打开了中国企业国际化并购的大门,他们一举兼并了汤姆逊和阿尔卡特,成为全球彩电大王。
同时期的美的规划了30亿元的投资本金,下属和投行建议何享健抓住机遇,展开海外并购,一些遭遇困境的国际企业,如美国第三大家电企业美泰克,甚至跑到中国毛遂自荐。
但是这些报告全部被否决。习惯走慢一步的何享健并没有被眼前的形式冲昏头脑,反复思量后,他认为现在还没到中国企业大规模海外并购的时机。
“我们有什么能力去管控别人?看看美国、欧洲的企业到中国来收购,90%都是失败的,我们去收购美国、欧洲的大企业,就如同一个第三世界小国的民营企业来中国收购一个大型国企,他们服气吗?”
叫停海外收购,何享健开始在国内下手。几年的时间里,美的连续兼并了荣事达、华凌、小天鹅等一众家电企业,在他的手上,这些品牌相继获得新生。
因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接连受挫,而美的的国内并购生龙活虎,舆论第一次注意到了何享健。媒体的采访邀请纷至沓来,但何享健甚少接受,“普通话不好”成了他沿用至今的婉拒缘由。
“外人”接手
屈指可数的访谈中,何享健没有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而是反复谈及可能遇到的问题与现存的弊病。
他称为了谋划美的的可持续发展架构、打造百年老店,他曾长期研究世界500强企业,从中总结了一条规律:很多企业的没落和家族式管理、传承脱不开关系。
家族式企业有利有弊,何享健认为其对于美的而言弊远大于利,他很早就放言美的一定不会成为家族式企业。
为了兑现这一承诺,2012年8月25日,何享健卸任美的集团董事长,又在不久后退出集团董事会。
如今美的的决策层里,没有“何家”的任何亲属。严格意义上而言,何享健如今只是美的的一名大股东。
现任集团董事长方洪波,是何享健“人才制度”里脱颖而出的顶尖帅才之一。他早先只是集团内刊的一名编辑,因为参与主创了巩俐担纲的“千金一笑”广告——“美的生活,美的享受”,而受到何享健的注意。
随后,方洪波在何享健的考察中一路高升,从广告科长到空调事业部总经理,再到美的电器总裁,直至今天的美的集团董事长。受益于股权激励计划,年仅50岁的方洪波,身家已达45亿元。
何享健对以方洪波为首的新一代美的人非常信任,在方洪波的带领下,美的也进入新“纪元”,在国际征途上迈开了步子。
他们先后在越南、白俄罗斯、埃及、巴西、阿根廷、印度等地设立生产基地,又在今年连续并购了东芝的白电业务、5000多项专利技术,以及德国机器人制造商库卡(Kuka)。
于内,这家龙头企业也开始由销售导向全面转为以科技研发为核心驱动。过去5年内,美的投入研发的资金超过200亿人民币,在全球设立了17个研究中心,研发团队的规模达到万人之巨。整个2016年度,美的集团申请专利13546件,发明专利5562件。
方洪波给美的的目标与定位,已经不是一家家电企业,而是一家全球领先的科技集团。
“美的(上世纪)60年代用北滘人,70年代用顺德人,80年代用广东人,90年代用中国人,21世纪用全世界的人才!”何享健如是描绘他的人才与国际扩展观。
2014年,曼谷最繁华的主干道上出现了美的的巨幅广告,泰国企业家说道:美的,人人都知道。其国际影响力可见一斑。
创下如是版图后,何享健隐退,也断绝了外界进一步了解他的机会。
2014年2月,他发起成立何享健慈善基金会,宣布捐赠4亿元作为首批项目运作基金,将慈善作为人生下半场的目标。
专注慈善事业的何享健,完全退出了集团的管理,虽然没事就会去美的总部转一转,但他从来不干预集团的行政管理。
他正享受50年创业生涯中从未有过的闲暇与惬意:每天打打高尔夫,偶尔和夫人去世界各地看一看,甚至有空琢磨如何像年轻人一样玩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