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财时报

《2017年世界能源投资》:中国是最大能源投资目的地

http://www.jingcsb.com/ 来源:网络整理 发布时间:2017-07-19 18:21:06

这些技术能够帮助改善总体能效,尽管其目前对石油和天然气需求的影响甚微,但如果辅以可再生能源产业布局,仍有助于空间供热和交通运输领域的低碳减排。2016年售出的750,000台电动车有望使运输业石油需求降低约0.02%。

能源投资融资和筹资活动的主要趋势

可持续收益  90%以上的能源投资资金来自投资者的资产负债表内融资,这说明在对能源行业进行注资时是否能够实现可持续行业收益十分重要,而行业收益则建立在能源市场和政策基础之上。

过去五年来在发电投资(特别是可再生能源电力投资)中使用的比例却迅速上升50%,反映出在某些新兴经济体中,项目风险越来越低,且某些技术日臻成熟。

投资者开始通过更新的股权和债权筹资模式,如绿色债券和项目债券,能够运用更大的融资池,特别是用于资产再融资以及为能效和分布式发电等小规模项目的投资筹资。

投资份额  国有主体在能源投资中的作用仍然有增无减。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公共机构所占投资份额在2016年虽略有下降,达到42%,但这一比例在2011年却仅高于39%。

国有企业在电力行业投资中的作用与日俱增,在中国尤为如此。公共机构在发电投资中所占份额在2016年达到三分之一,近期增速有所放缓,但其在电网投资中所占份额却已接近70%,且仍在上升。

国有石油公司在石油和天然气上游投资中正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从近期油价下跌前的40%增至2016年的44%。政府能效项目的成本占能效投资支出的几乎15%,并通过贷款和竞争机制直接产生两倍以上于此的私人投资支出。

筹资方式  政府政策和新型商业模式正在深刻影响电力供应投资的筹资方式。

2016年,在94%的全球发电投资中,作为投资方的公司收入受到全面监管,或者须符合管理批发市场可变定价相关收入风险的监管机制。

然而,某些行业和市场已开始发生显著变化。超过35%的大型应用可再生能源投资发生在通过竞拍、与企业买家订立合约等竞争机制制定电价的市场,而这一比例在2011年仅为28%。

在批发市场,新建热电项目的筹资愈发依赖于容量电费或批发市场外的其他收入。

虽然几乎所有电网投资都有监管商业模式,但独立销售的电网公司仅占电网投资的40%,大多数电网投资是通过受监管网络电价的方式获得资金,而这一比例在2011年是50%。

在像印度和印尼这样电力需求快速增长而公用基础设施受到融资制约的国家,帮助削减资金成本并提高电力定价成本反映度的政策尤为重要。

杠杆  油价下跌并未严重影响石油和天然气公司为投资筹集资金,但其中多数公司明显增加了杠杆。

尽管削减投资并加强成本约束,综合型石油公司在2014年底至2017年初新增债务仍逾1000亿美元。更加依赖于杠杆业务模式的美国独立型石油公司起初面临债务成本激增,

但随着2016初以来的油价回升,其债券融资利用情况和成本均得以改善,而且其财务状况也随着效能提高而更加稳健。大型石油公司增加对页岩气资产的投入和减少负债的财务压力导致独立型石油公司接连出售资产。

能源创新、数字化和就业

能源研发   根据对公共和私营机构投资支出的自下而上评估,我们调查到2015年全球能源研发支出为650亿美元。

尽管能源创新越来越受重视,但无论是通用能源技术还是清洁能源技术的支出在过去四年中均未增长。欧洲和美国支出最多,分别占总量的25%以上。 中国在2014年取代日本,成为能源研发支出占GDP比重最高的国家。

清洁能源技术  尽管公共和私营机构的资金来源各占研发总费用的大约半数,大多数私人研发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和热电行业,而大多数公共研发投向清洁能源技术。

重要的碳捕捉与封存项目在2017年投入运营并多由企业资助,但目前的政策并不支持在近十年中对这些交付周期过长的项目加大支出。缺少新项目投入建设的事实可以证明这一点。

数字技术  在有关能源的讨论中,数字技术未来对数据生成、处理和传输所发挥的作用已成为核心议题。

2016年在电力行业数字化基础设施和软件方面共投入470亿美元,以实现更为灵活的网络运营、需求管理和可再生能源并网。

石油和天然气行业正在对其数字技术进行升级换代,以便在控制成本的同时改善运营绩效。

生产力的提高   总体而言,技术进步开始导致整个能源行业降低劳动力密集度。目前仅依据对就业产生的影响难以评判重大能源政策决策是否合理。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京财时报(www.jingcsb.com)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联系邮箱:xinxifankuui@163.com

热文推荐

首页 | 新闻 | 财经 | 房产 | 娱乐 | 旅游 | 时尚 | 生活 | 科技 | 健康 | 汽车 | 教育 | 今日北京 | 电子报

Copyright © 2008-2016 备案号:京ICP备09109218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90845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20080118
关于同意京财时报设立互联网站并提供新闻信息服务的批复

友情链接: 大粤日报 时尚周刊 京晨晚报 投资观察界 新讯网 西北商报网 万亿财富网 中国投资界 新尧网 中国证券期货 广东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