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观察界7月25日讯(记者:孟杰)
2017年世界500强排行榜自上周公布以来瞬间引起广泛讨论,除了中国企业此次115家强势入围让人振奋之外,作为身处深圳的本人,最多的被深圳碾压北上广等等刷了屏,无他,用一句最流行的评论来形容就是:在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行业和形态中,深圳是最为丰富的,结构最为合理,也是最具前瞻性的。
在深扒深圳究竟如何厉害之前,我还是打算从整个500强先啰嗦一下,所谓寻根求源,大抵就是如此。
首先,从世界范围来看,按照企业所属国家进行统计,美国入围500强的企业数量为132家,位居第一;中国115家企业位居第二,回想1978年,中国没有一家企业能够进入500强,时过境迁,这次入围的数量不仅比上年度增长五家,而且更是中国公司入榜数量连续第十四年呈现增长。这个以美国《财富》杂志为代表的西方主要财经媒体评出来的、全球顶级企业的代名词,也是上个世纪中国启动改革开放后西方各种思潮涌进国门在企业界留下的一个梦想标杆,它曾经离中国企业那么遥远,如今已今非昔比不说,更是占据主要地位。
与此同时,在传统领域持续发力、做大做强的同时,我国入围500强的互联网企业有三家,分别是京东、阿里巴巴和腾讯,这一数量与美国入围的互联网企业数量持平。而在全球范围也仅有中、美两国的六家互联网企业,进入500强的排行榜,让人振奋之余,更是深深的自豪。
其次,在各个城市所拥有的500强企业中,北京因为央企原因拥有500强企业最多,达到了56家,稳居全国第一,在全球亦超过东京与纽约,也即,北京是全球五百强企业最多的城市;上海第二,共有8家;深圳和香港各有6家,并列第三;台北4家,名列第五;广州和杭州各有3家,并列第六。其它如西安、福州、佛山、厦门、南京各有2家;济南、武汉、乌鲁木齐、海口、长春、石家庄、苏州等17座城市各有一家。
有意思的是,如果剔除央企这个特殊存在,位居榜首的则是以5家企业上榜的深圳,而北京瞬间被打回原形,仅以4家企业上榜(实际上万达应属大连,这个则就另说了,不是本文重点)位列第二位。
如果再剔除国资控股企业(国资占比超过50%),深圳会有6家企业上榜(加上招商银行),再次高居榜首。
显然,这就是媒体之所以报道“深圳碾压北上广”的依据所在,要知道10年前,深圳还只有一家企业上榜世界五百强,如今已经有六家,其中上榜的平安、华为、正威更是分列中国民营企业前三名,换句话说,中国最大的三家民营企业,全部在深圳。任何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经济发展都包含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这两个方面的重要内容,民营企业的培育和民营经济的发展,实质上就是一个社会经济活动中资源配置主体的民营化过程。而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国有经济逐步退出竞争性领域,民营经济作为大众经济,逐步替代国有经济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的主体和核心,同时民营经济更是一个城市中产阶级形成的关键,中产结构的形成并走向成熟,是城市建立现代社会结构的前提条件。在未来的时期,民营经济的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城市的发展的成败。
所以,深圳才是《财富》世界500强的最大赢家,但深圳的这份赢家之争凭的是实力更是策略,要知道在上榜的这5家民营企业,分别涉猎金融保险、通信、金属新材料、房地产和互联网,整体上来看和民众生活息息相关之外,更是兼具产业丰富和创新之态。我们在““北上深杭”取代“北上广深”?!”一文中曾说过,在具有良好创新生态的区域中,创新要素循环始终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与此同时,除去此次已经上榜的做移动社交的腾讯和做IT通信的华为,深圳还有做电动车的比亚迪、专注生命科学的华大基因,以及深耕视像技术的保千里等等,他们是现代创新产业几大领域优秀的代表:IT创新,移动互联网创新,新能源汽车创新,智能硬件创新以及生物科学创新的最顶尖水平。
所以,作为一个年轻的城市,深圳正在加速成长,并且动力源源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