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财时报

我国首例人体低温保存 网友:科幻电影中死亡暂停要实现了?

http://www.jingcsb.com/ 来源:法制晚报 发布时间:2017-09-06 09:44:06

       近日,我国国内首例人体低温保存手术已完成,来自山东济南的展文莲是首个在中国国内冷冻并等待复活的“病人”。而展文莲是继中国首位接受人体冷冻者——重庆女作家杜虹之后,又一例来自中国的人体冷冻者。有所不同的是,2015年5月,杜虹选择的冷冻机构是美国最大的人体冷冻机构阿尔科生命延续基金会(以下简称阿尔科)。

电影阿凡达 主角从睡眠舱里醒来

作为中国第一位被人体冷冻的杜虹,2015年5月,由美国医生来到中国进行冷冻处理,并把冷冻状态下的遗体送到位于美国洛杉矶的全球最大的冷冻人体研究机构之一的阿尔科总部(Alcor),遗体头部被分离保存在-196℃的液氮环境特殊容器中。按阿尔科科学家的乐观估计,50年后的科学技术也许就能让杜虹解冻头部、再造身体,也就是——复活。

而此次,为展文莲操刀的则是位于山东济南的银丰生命科学研究院。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两例人体冷冻案例中,来自美国的专家阿伦·德雷克都参与其中。德雷克目前是银丰研究院的首席专家,同时还是阿尔科的高级医疗反应顾问。在来到银丰研究院之前,他已经在美国最大的人体冷冻机构阿尔科生命延续基金工作了近十年,参与了70多例人体冷冻手术。

阿伦·德雷克接受了法制晚报记者采访,就这一“未来的生命延续”做出解读。他告诉记者,中国首例冷冻者现在应该是和第一次将她的遗体头部冷却在-196℃的液氮环境下的状态是一模一样的。而医学上早已使用低温来保护人体部位。未来人体冷冻将会被医院中的低温治疗所取代,这一技术能够直接适用于现在在医院的患者,使用深度低温来维持患者的生命,而不是让患者进入“长期存储”状态,届时将不再需要人体冷冻。

现状 中国首例人体冷冻者目前与两年前状态一模一样

法制晚报:距离杜虹进行人体冷冻已经过去两年多的时间,她现在的状态如何?

德雷克:人体冷冻的目的是即便时间流逝,依然能够保护细胞、组织以及身体的部位免受损害,现在我们已经对杜虹女士的遗体头部冷冻保存了两年多的时间,一切正常,现在她应该是和我们第一次将她的遗体头部冷却在-196℃的液氮环境下的状态是一模一样的,我们也期望她不会发生任何的变化。

法制晚报·看法新闻:当时将杜虹女士的头部进行冷冻,整个过程中最为艰难的部分在哪里?

德雷克:任何时候,在一个国家首次进行冷冻保存,都有很多运输规划方面上的挑战需要克服。在中国,我们需要获得来自医院、太平间和航空方面的配合。幸运的是,当时在杜虹女士在医院接受治疗时,我们有时间进行了很多次关于具体规划上的讨论会议。这让我们在整个过程中能够照顾到方方面面,当实施冷冻的时间一到,整个过程没有出现任何延误。

约束 医学上早已使用低温来保护人体部位 人体冷冻受遗体捐献法约束

法制晚报:您认为目前这种人体冷冻法最具争议的地方在哪里?

德雷克:很多人对最近的医疗技术进步并不熟悉,并不知道他们的身体能够被冷冻保存,并有可能在以后恢复健康,包括细胞、脐带血、干细胞、皮肤、组织、血液、胚胎、卵巢组织、器官组织。而且这一名单还会持续增加。在重症监护和创伤医学中,有很多情况下也使用低温的程序来保护人体部位,例如在中风、心脏病发作或是穿透性创伤时保护大脑、心脏和整个身体。在器官移植中,也使用极度低温的方法来帮助延长器官的时间,可能持续数小时甚至数天,以便能移植进另一名患者的体内。可以说,“冷能够保护生命”,而冷的温度有多低,也决定了我们保护的生命的时间长短。因此,如果无法理解这些医学上的进步,人们可能会说“一旦你死了,你就说死了,无法再复活”。这种想法是对生与死的过分简单的解读。他们并不了解生命在细胞的层面上所起到的作用。

法制晚报:在美国,人体冷冻是否受到法律的约束?

德雷克:在美国有一项《统一遗体捐献法案》,约束和管理遗体如何被捐献。这套法案涉及器官、组织和细胞的捐献。在美国的任何公司,在这一法律规定允许的范围内,都可以提供相应的服务。

概况 最年轻的人体冷冻者年仅2岁 人体冷冻者希望能够见到未来的家人

法制晚报:作为全球最大的人体冷冻机构,目前阿尔科接收了多少患者,他们来自哪里?

德雷克:目前阿尔科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斯科特斯戴尔的基地有152名患者进行了“人体冷冻”,等待“重生”。这其中有约15%的患者,或者说20多人是来自美国之外的国家。其中最年轻是是来自泰国的一名2岁的女孩。最年长的是来自美国的101岁的女性。此外,由来自全球各地1139名成员已经签署协议,表示他们在未来愿意捐献遗体进行人体冷冻。

法制晚报:这些愿意进行人体冷冻的人们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方法?

德雷克:每一个选择要进行人体冷冻法的人的想法都各有不同。一些人是喜欢生活,想要活得更好。一些人则是爱着他们的家人,希望能够见到他们“未来的家人”——曾孙,或是曾曾孙。一些人可能会因担心他们的生命由于癌症等早期疾病过早地结束了,希望未来的医学能够治愈这些疾病。一些人则对未来有着好奇心,希望能够看看未来的科技是怎样的。

展望 人体冷冻未来将直接作用于患者 将被低温治疗所取代

法制晚报:目前的人体冷冻技术的发展如何?相比于以前有哪些技术上的突破?

德雷克:最近几年,人体冷冻有很多进步。其中保存液已经改进而且可以“无冰冷却”。此外,顶尖医疗专业人员的加入也改善了整个医疗程序。来自医院、医生、航空公司和政府官员的合作越来越好,使得人体心脏自然停止的一瞬间,整个人体冷冻的过程就能立即开始,有效避免了器官和组织可能出现的任何损坏。

法制晚报:您对人体冷冻的未来有何展望?

德雷克:人体冷冻是长期储存人体,直到未来的医学技术得到发展。我认为,人体冷冻是“短期科学”,将会被医院中的低温治疗所取代,这一技术能够直接适用于现在在医院的患者,使用深度低温来维持患者的生命,而不是让患者进入“长期存储”状态,届时将不再需要人体冷冻。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京财时报(www.jingcsb.com)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联系邮箱:xinxifankuui@163.com

热文推荐

首页 | 新闻 | 财经 | 房产 | 娱乐 | 旅游 | 时尚 | 生活 | 科技 | 健康 | 汽车 | 教育 | 今日北京 | 电子报

Copyright © 2008-2016 备案号:京ICP备09109218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90845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20080118
关于同意京财时报设立互联网站并提供新闻信息服务的批复

友情链接: 大粤日报 时尚周刊 京晨晚报 投资观察界 新讯网 西北商报网 万亿财富网 中国投资界 新尧网 中国证券期货 广东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