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那个周末,你有没有被一只保险业的“大白”刷屏?
这个叫“阿尔法保险”的业内首款智能保险顾问,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能根据你回答的6组问题,立即计算出你整个家庭的理想保险建议。从9月1日8点32分上线,到9月4日13点03分,短短3天半,用户访问即达到200万。截至今日9点,用户访问量为235万左右。
成为保险业“网红”的“阿尔法保险”幕后的推手是中国太保的数字化战略团队。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的独家专访时,中国太保首席数字官杨晓灵将“阿尔法保险”定义为保险行业的人工智能“现象级”产品——3天不到达100万访问量、分发峰值高达每小时32万次、分享率超过10%。
这背后,也是中国太保“数字太保”战略下在大数据与机器智能领域的一次重要探索。
保险业人工智能“现象级”产品
打开阿尔法保险的H5页面,回答完包括性别、年龄、家庭结构、所在城市等基本问题;以及家庭总体一年赚多少、一年花多少、存款有多少、贷款有多少、是否有社保、理想养老替代目标、生活方式等问题,会给出包括家庭风险防御能力指数及提升方法,以及包括自己、配偶、子女、财产在内的家庭理想保险建议等结果。据本报记者测试,如果对家庭财务状况了解清晰度较高的话,完成全部问题用时在1分钟以内。
据了解,与目前市场上的智能保险顾问主要面向个人查询不同的是,“阿尔法保险”以家庭为单位,从家庭风险防御能力的五个维度建模,为不同家庭测算家庭风险防御能力指数,并与全国用户进行比对,提供家庭理想保险建议。
在采访的1小时内,杨晓灵隔一会儿就会问团队成员:“现在用户访问量多少了?”
9月1日8点32分上线、9月2日7点36分21.18万访问量、9月3日18点55分100万访问量并在当天突破了我国人口密度的“胡焕庸线”开始向西北部地区扩散、9月4日13点03分突破200万访问量……“阿尔法保险”成长的每一瞬间都被他记录下来。
“人家说‘网红爆款’的标准是‘10万+’,如今这个访问量已经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期。”杨晓灵笑称。并且,据他介绍,“阿尔法保险”一开始是从团队内的几十人在微信朋友圈分享开始的,当时还并没有在代理人队伍中推广,更没有所谓的分发指标。“但是凭借产品本身,微信朋友圈的分享率超过10%,这是很高的一个数字,这也直接促成了‘阿尔法保险’如今的高访问量,要知道微信朋友圈一般的分享率在3%左右。”
“阿尔法保险”在上个周末在保险圈红了。据杨晓灵说,多位保险同行、金融科技公司高管都在关注这个产品。
而他认为,“阿尔法保险”之所以能成为保险行业人工智能的“现象级”产品,背后有三大原因:一是经过中国社会经济这些年来的发展,保险需求强劲所带来的优良市场环境;二是相对于目前仍显参差不齐的代理人队伍,“阿尔法保险”的背后是中国太保1.1亿保险客户数据积累以及精算团队的精密计算,专业度及客观性是毋庸置疑的;三是互联网技术在保险业的迅速发展所带来的技术支持。
“爆款”背后
看似轻快的“阿尔法保险”背后,凝聚的是中国太保数字化战略团队以及其他支持部门5个月的心血。
也许很多人没有想到,这样一款人工智能的产品能够出自看似“四平八稳”的传统大型险企中国太保之手。
在杨晓灵看来,传统险企有自己的精算、保险数据优势,但精算师不断建模、问卷设计如何在结果专业性和简洁之间平衡、系统准备等环节仍着实要花一番功夫。而劣势当然也有,在“阿尔法保险”呈现乘数效应爆发期间,传统险企的系统处理能力再次受到了挑战。
“我们一开始并没有想到会有那么火爆,上线后发现原本申请的系统并发处理规模(系统能处理同时间的多个程序应用)远远不够,‘阿尔法保险’的H5页面会出现无法打开的情况,最后光是9月1日上线当天上午并发规模就进行了4次迭代。但这对我们的技术部门也算是一次‘阵痛’后的成长。”杨晓灵直言。
在“阿尔法保险”的背后,包括集团数字化战略团队、精算部、信息技术部门、运维团队等多达百人都参与到了“阿尔法保险”的开发中。
如此“兴师动众”开发一个H5页面,不禁要问,中国太保想通过“阿尔法保险”做什么?
卖保险?似乎不是。从本报记者体验来看,“阿尔法保险”以H5页面的轻快形式出现,从头至尾不需要注册,也没有要求任何诸如姓名、电话等实名信息。
中国太保的官方回应是,作为保险业探索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应用的一次试水,“阿尔法保险”通过基本信息、家庭结构、收入支出、资产负债、社保福利、生活习惯6组问题,利用大数据算法,构建个性化的家庭保险保障组合规划,助力国民保险消费者教育。
“是的,我们就是想通过‘阿尔法保险’来进行消费者教育。事实上,一些保险行业内人士自己都无法说清楚自己整个家庭的完善保障计划应该是怎样的,应该买哪些产品合适,更不用说一般消费群体。”
在杨晓灵的逻辑中,推出“阿尔法保险”似乎打的是一个长期的“算盘”。“我们从消费者的数据来看,保障是远远不够的。不少人看到理想家庭保障计划的保额,都觉得怎么会这么高。事实上,我们在背后建模的算法上例如对于养老替代水平等设置得并不算很高。我们做这件事并不是为业绩出发,而是带着一份‘情怀’想携手行业一起进行国民消费者教育。不过从长期来看,一旦大家的保险意识上升,相当于把市场的蛋糕做大,保险公司的未来业绩自然不用发愁。”
而可以令同行艳羡的是,通过“阿尔法保险”,中国太保挖掘到了大量的家庭资产负债、收支情况等数据,对利用大数据进行深度分析提供了基础,以此可以更了解中国保险消费者的需求。同时,“阿尔法保险”也可以为营销队伍提供保险营销辅助工具,提升客户体验。
迭代
在“阿尔法保险”的访问量节节攀升的时候,杨晓灵却要暂时“点一下刹车”。
“我们需要有一颗敬畏之心,当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看到你的产品,因为目前是1.0版本,还比较稚嫩,我们要开始考虑这个产品如何能够改善,可以让它变得更智能,更好地进行消费者教育和提出更精确的保险建议。所以放慢下来是很有必要的。”
据他介绍,目前团队已开始着手进行“阿尔法保险2.0”的迭代工作。
主要的迭代方向如下:一是操控界面需要更加流畅便捷。“我们后台发现目前这个版本有部分消费者H5页面全程没有走完就关闭了,这也和界面有一定关系”;二是算法的迭代,包括目前背后的精算模型是否还有进一步准确的空间以及从目前的理想保险计划进化到未来2.0版本的实战保险计划。“所谓的实战保险计划,就是指在保险计划中扣掉已真实购买的保险来算保障缺口,但在行业数据并未联通的情况下,2.0的实战保险更多的只能针对中国太保的客户。而未来的3.0版本,希望可以在行业数据联通的情况下了解客户所有的保障情况,以使保障缺口计算更为精确”;三则是应用场景,希望“阿尔法保险”能够成为保险业的保障顾问“百晓生”;四则是平台接口,由于目前阿尔法保险采用的是H5的形式,优点是轻盈、快捷,但缺点就是很难找回和追溯,用杨晓灵的话来说就是“阅后即焚”的形态,而之后可能会考虑用小程序等作为入口。
而在外界看来,中国太保正在进行转型2.0的背景下,“阿尔法保险”很容易就与其“数字太保”的战略联系起来。
2017年,中国太保启动实施“数字太保”战略,以“创新数字体验、优化数字供给、共享数字生态”为使命,以数字化应用产品讲话为路径,为客户带来直达、精准、简单、个性化的数字化体验。
杨晓灵在采访中表示,中国太保的“数字太保”战略,主要是做五件事:一是客户端的数字化,未来全新保险形态应该在手机APP中可以全部解决;二是供应链数字化,这是实现客户端数字化的基础;三是计算能力,即中国太保在云计算数据中心的“两地三中心”数据计划;四是敏捷的开发机制,满足客户碎片化的需求,完成从“大象”到“猎豹”的转身,五是数字化安全。数字化风险在之前传统险企的整套风控流程中属于薄弱点,需要重点加强。
而在“数字太保”的整体战略下,他表示,“阿尔法保险”是其中对于数字化客户端应用的探索,将为后续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在数字化产品的应用积累经验,提升客户数字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