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有三大主要功能,包括作为交易媒介、计价单位、价值储藏工具。不同参与主体对三大功能需求有不同侧重,但总的来看,使用一种货币节约的成本越多,那么这种货币就越具有成为国际货币的基础。”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殷勇1月14日上午在第二届金家岭财富管理论坛上表示,人民币国际化还有很大空间。
首先,人民币在国际领域的使用,与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的占比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比如人民币在国际清算使用占比约1.8%,在全球外汇储备占比刚刚超过1%。
其次,市场存在扩大人民币国际使用的巨大需求。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但是在跨境结算中,人民币占比只有25%左右。
“增加人民币的使用比重,可以带来很多便利。比如,降低第三方汇率转换的汇兑成本,降低汇兑风险,减少对第三方货币的依赖等。”殷勇举例称,次贷危机期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后,全球资金紧缩,资金流出新兴市场,给国际贸易体系带来很大冲击。可以说,从进一步减少汇兑风险、汇兑成本、提高融资可靠性的角度来讲,都有扩大人民币国际使用的自然需求。
从优化全球投资配置角度来看,市场对人民币国际化使用也有巨大需求。目前,中国的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全球排名靠前。2017年7月3日,“债券通”启动,至11月末,已经有112家机构通过债券通机制入市,托管余额达到800亿人民币。
“此外,还要看到,由于国际地缘关系的变化,有些国家滥用国际主导货币的地位,利用国内法搞长臂管辖,这样的措施,也使得更多国家和地区把眼光投向更负责任的货币。”殷勇说,目前不少国家和地区对人民币表现出较大的期待和需求。
他表示,一带一路倡议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战略机遇。一方面,一带一路沿线建设涉及国家和人口较多,有很大的经济体量和发展前景。但是,区域人民币实际收付金额仅占区域总量的14%,其中55个国家人民币使用占比甚至在5%以下。这说明,人民币使用发展空间还比较大。
如何评价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水平?殷勇认为,需要明确人民币国际化是长期战略,随着世界多极化的演进,几种主要货币共同存在、共同发挥作用是有可能的,我们不应以人民币的国际排名为目的,也不以替代某种货币为目标。
从美元发展演进的过程来看,美国GNP(国民生产总值)在1872年超过英国,但是美元在国际储备占比超过英镑直到1954年才出现。而到70年代,随着美国高通胀、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德国马克使用上升,美元达到顶峰,之后才出现下滑。
“新兴大国往往在经历经济地位提高较长时间后,才会实现货币的国际化。从这样一个角度来看,人民币国际化需要很长的过程,不应用一年两年的变化来评价成败。”殷勇说,一种货币的国际化,不应以替代某种货币为目标,历史上存在两种或几种货币为主导的阶段,当前虽然以美元为主,但是欧元、英镑、日元、人民币等也占据重要地位。
他表示,市场主体对国际货币的需求,对交易媒介、计价单位、价值储藏工具三个不同功能有不同侧重,但是总体而言,使用一种货币节约的成本越多,这种货币越具有成为国际货币的基础。
中国人民银行正是围绕这一点,从三个维度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一是审时度势,及时破除影响使用便利化的障碍;二是积极拓展,不断搭建人民币便利使用的基础设施;三是注重引领,来带动人民币更广泛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