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1月15日)上午截至记者发稿,在岸人民币对美元盘中升大幅飙升至6.42附近,当日人民币中间价也较前一日上调358点至6.4574,创2016年5月3日来新高。
知名外汇专家韩会师对第一财经表示,周一人民币大涨主要是因为美元下跌和上周五(1月12日)人民币高收,按照参考收盘价和参考一篮子货币的定价原则,当日中间价应该继续升值。
周一截至上午10:00,美元指出继续下跌至90.7903。上一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的官方收盘报6.4680,夜盘收盘报6.4665。近日国际市场美元持续下跌,人民币对美元强势上涨。上周五,美元指数当天下跌0.94%,在汇市尾市跌至90.989;当日人民币就已经升破6.50,最高触及6.4580。
尽管人民币当前对美元升值,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的总体汇率水平是平稳的。
德意志银行高级策略师刘立男近日在北京的媒体会上对记者表示,人民币汇率希望还是对于一揽子货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只是在不同的时点上,美元忽然间强了,人民币弱了一点,其实反映更多的是双向波动的格局。
“短期来讲,我不认为人民币汇率有过度升值和过度贬值的风险。但是中长期,如果我们的政策和改革的推进能够有效实施的话,人民币中长期的趋势应该还是有继续升值的判断。”刘立男称。
韩会师认为,在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基本稳定的情况下,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幅度并不重要,监管当局也没有必要给人民币对美元的双边波动幅度人为设置上下限,只要美元指数下跌,人民币对美元继续升值就是大概率事件。
上周二(1月9日),市场有传闻,中国央行近期已通知中间价报价行暂停逆周期因子。
人民银行对此的解释是,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模型中,计算“逆周期因子”的“逆周期系数”由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行自行设定。各报价行会根据宏观经济等基本面变化以及外汇市场顺周期程度等,按照其内部报价模型调整流程决定是否对“逆周期系数”进行调整。
专家解读称,这主要是因为目前市场情绪已经稳定,逆周期因子继续存在的必要性已经消失,可以暂时退出,这体现出央行对市场的信心。
刘立男称,当时是一种暂时性的所谓逆周期的政策选择,随着市场价格信号逐步恢复稳定的话,监管机构愿意继续回归到持续开放的大的政策方向。
尽管当时消息一传出,离岸和在岸人民币相继出现贬值,当天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跌0.46%。不过,韩会师分析称,逆周期因子的变化并不代表监管者想让人民币贬值,市场投资者根据自身对政策的理解而做出的反应并不代表政策本身的含义。
在此之前,市场有一种猜测是担心人民币汇率对美元的升值将会影响境内的出口。但是,韩会师分析,汇率只是影响贸易的因素之一。影响出口的因素除了汇率以外还有许多,比如竞争对手的汇率水平、生产效率、贸易壁垒、出口商价格谈判能力、进口国更换贸易伙伴的成本等等。但从2005年以来的出口总量数据看,人民币升值并没有成为决定性的制约因素。
“对于监管当局而言,汇率的点位是没有意义的,如果汇率市场没有单边恐慌,市场交易正常运行,国际收支安全没有受到明显冲击,同时出口规模也没有受到明显影响,那么基本可以确定当前的汇率水平是安全的,汇率政策是稳健的。”韩会师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