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媛:大的态势是确定的,具体到不同的情况做适应的调整,从时点上来看,比方说“十三五”的时候又强调了金融的双向开放,那么这个过程当中当然要结合国情、结合实际。那么从这种节奏,以及开放的抓手来看的话应该是怎样的?
李杨:从单向开放到双向开放是很自然的,我成长了。其实中国双向开放很早了,我们研究1994年中国开始外汇储备不断增加,其实就是双向开放了。因为储备增加就是“我的钱给别人用”,其实已经在双向开放了。但是这么多年我们没有特别主动的顺应这种变化来做调整。比如说现在我们的中国我们对外的资产收益不高,对外负债成本很高,像这种条件都是不够的。现在明确的提出双向开放,那是因为我们走出去的这种比重是越来越大了。因为中国经济发展了,还是实体经济带起来的,我们产能非常的丰裕,我们资金也很充裕,我们很多的经验非常有价值,我们很多的技术在世界领先,实体经济领域需要有和别的国家来分享,配合的这种分享,金融有走出去支持的这种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