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对美元一个月内升值了2.7%,就连“最佳避险币种”的称号也从美元易主为人民币了。
2月1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3045,创下2015年“8·11”汇改以来新高,离“6.2时代”仅一步之遥。分析人士普遍认为,中期来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仍将保持强势。
尽管对美元大幅上涨,但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基本保持了稳定。1月31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发布的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为95.82,较上月末升值1.02%。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专员刘健认为,尽管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升值,但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基本稳定,“欧美经济强劲复苏将有助于我国出口增长,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动对贸易和经济基本面的影响不会特别明显。”
人民币持续走强,为金融业扩大开放以及人民币进一步国际化奠定了基础。多位外资行日前纷纷表示,2018年人民币将体现出更高的灵活性,新的汇改窗口已经打开,人民币国际化有望持续推进。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认为,未来美元指数的走势仍将主导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波动。如果2018年美元指数的中枢水平为90,则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中枢为6.4,波动区间为6.3~6.5。如果2018年美元指数的中枢水平大幅降至85,则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中枢抬升为 6.2,波动区间上移至 6.1~6.3。
人民币成最佳避险币种
彭博最近的问卷结果显示,中国银行业、财务和外汇高管认为,人民币是2018年最佳避险币种,优于全球包括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在内的主要货币。而去年,这一调查结果是美元。
2月1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3045,较前一日上调294个基点。值得注意的是,这一中间价已经创下2015年8月11日汇改以来新高。
随着人民币对美元不断走强,市场的预期也正在不断修正。1月29日,中金公司年内第二次上调人民币汇率的预期值。
高盛私人财富管理投资策略组亚洲区联席主管王胜祖近日在北京表示,人民币过去一段时间的升值,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美元的弱势。他认为,年初至今,不到一个月美元指数下跌3%,人民币对美元大约升值2.7%,基本符合美元的跌势。2017年美元指数下滑约10%,人民币对美元升值超过6%,很大程度也是由于美元的疲弱。
美元的贬值被市场视为“反常”,因为美国经济当前的复苏势头良好,美联储加息也在提速。
王胜祖表示,美元疲弱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过去一年,特朗普多项政策的不确定性,比如税改政策迟迟不能落地,以及美国国内政治的分歧,比如预算草案难以达成等,令投资者信心发生动摇。
刘健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短期来看,受美元走弱影响,人民币汇率可能继续保持强势,不过需要关注美元近期超跌后可能出现的技术性反弹。此外,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回到2015年8月的水平,不排除出现波动走势。
王胜祖表示,2018年美元指数大概率持平,美国的经济基本面和税改法案,中长期支撑资金的回流和美元指数的反弹。从这个角度来说,未来仍然会构成人民币对美元的一定的贬值压力。
人民币近期持续、快速的升值,是否可能会引起监管部门关注?刘健表示,比如说在突破6.2、6.1这些点位后,不排除逆周期因子再度发挥调节作用。
升值影响面面观
2017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已累计升值近9%。但多数机构认为,人民币汇率升值对贸易的影响有限。
刘健表示,人民币汇率升值会对出口有一定的不利影响,尤其是像2017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6%左右,但中国的出口整体与欧美经济的相关性更强。2017年以来,美国、欧洲经济呈现强劲复苏态势,这也是中国贸易顺差稳中有增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尽管对美元大幅上涨,但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基本保持了稳定。
从具体行业来说,刘健认为,由于人民币升值使得采购成本降低,航空等行业受到利好。但对于一些劳动密集型的出口行业,比如纺织、机械等,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
中金公司也认为,在货物贸易层面,一些造纸厂商因其成本以美元计价、收入以人民币计价而有望受益。另一方面,由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度较高,电子、纺织、家具、汽车、机械、玩具及鞋类等行业出口商的利润率可能承压。在服务贸易层面,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的旅游收入对人民币升值可能最为敏感,而日本和美国的旅游业也在一定程度上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