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银行委外的管理趋严,银行资管产品蓬勃生长的态势也正在发生逆转。近日,记者从一家银行固收投资经理处了解到,此前该银行本计划成立面向农商行的投顾型委外产品,也因顺应监管形势而搁置。
从负债端到资产端,委外链条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恒大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恒大经济研究院院长任泽平在其最新报告中介绍称,委外链条可以分为“企业和居民—表外理财—委外投资—债券市场”以及“大行—同业存单—中小行—委外投资—债券市场”两种模式。他进一步判断,未来合规的委外不会消失,而“异化的委外”市场将逐渐出清,委外野蛮扩张已成过去,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从底层资金来源上看,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银行理财的初始资金来源近九成来自于企业和居民,而来自金融同业占比已经进一步压降。中债登日前最新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报(2017年)》显示,截至2017年末,同业理财余额占银行理财比例仅为11%,相比2016年同期近乎腰斩。
产品模式与投顾模式
从操作模式来看,任泽平称,委外的模式一般分为产品模式与投顾模式。
在产品模式下,商业银行等委托人将自营或代客理财资金委托给证券公司资管计划、基金公司与基金子公司专户、信托计划等受托人在约定的投资范围、业绩比较基准等范围内进行管理。
根据交易结构、标的投向的不同,产品模式委外又可分为“平层委外”和“结构化委外”,或纯债类、债券增强类、多资产混合类等不同细类。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多采用产品模式。
另一种模式则为投资顾问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资金仍在银行自己的账户上,投资交易由委托人自己操作,受托人仅作为投资顾问提出操作指导。
任泽平进一步介绍称,该模式委外一般为平层纯债型结构,委托资金的投资会受到限制,无法进入交易所市场进行债券交易、不能投资国债期货等衍生品、不能做资金结构分层等。从受托人来看,农商行等地方金融机构受到政策条件限制,多采用投资顾问模式。
委外因何而兴?任泽平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逐利动机,通过委外利用监管空白或短板。金融机构受制于监管,不能肆意扩张资产与负债。为摆脱制约,其不断自我拓展资产负债表的内涵与外延,委外正是这一逐利思路的产物。
而委外产品兴起的直接原因,则是负债成本上升的同时传统资产收益下降,非标或交易性资产收益高。在传统信贷资产不能有效覆盖负债成本、自身条件受监管约束的前提下,只有寻找表外高收益非标资产或转变交易模式进行套利。
委外链条的两个序列
委外业务的资金去向如何?第一财经记者从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获悉,从资产配置情况来看,标准化资产是银行理财资金配置的主要资产,其中,债券资产配置占比为42.19%。
从负债端到债券为主的资产端,委外链条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任泽平表示,委外链条可以分为两个主要序列。
第一种模式,是“企业和居民—表外理财—委外投资—债券市场”,银行理财分为保本和非保本两类。任泽平称,保本理财实为结构性一般存款,与非保本理财产品“代客理财”的资产管理属性存在本质差异,需要纳入表内核算、监管上视同存款。而非保本理财基于其或有的风险承担性质,不纳入表内,不需计提风险资产,不占用资本金,更具政策优势,因而近年得以迅速扩张。
从底层资金来源上看,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银行理财的初始资金来源近九成来自于企业和居民,而来自金融同业占比已经进一步压降。截至2017年末,同业理财余额占银行理财比例仅为11%,相比2016年同期近乎腰斩。
第二种模式,是“大行—同业存单—中小行—委外投资—债券市场”。任泽平称,自营资金中可操作性最强的部分是同业资金,其主要包括线下同业存放、同业拆借、债券回购交易、发行同业存单等。据其统计,截至2017年11月债券市场同业存单托管余额为8.1万亿元,已呈现掉头向下趋势。
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中信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明明称,根据2017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央行将于2018年一季度评估时起,将资产规模5000亿元以上的银行发行的一年以内同业存单纳入MPA(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同业负债占比指标进行考核。
根据商业银行三季报数据进行估算,明明发现,共有6家股份制银行及城商行的同业负债占总负债比例超过33%,其中2家超过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