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信托在拉动慈善事业上一直被寄予厚望,去年7月,银监会、民政部联合颁布《慈善信托管理办法》(下称“《办法》”)给予慈善信托诸多政策倾斜,不过当前整体规模依然较小。
“2017年全国共有24家信托公司和7家慈善组织成功备案了44单慈善信托产品,初始资金规模6.94亿元,合同金额规模7.89亿元。” 2月9日,中国慈善联合会在北京发布了《2017年中国慈善信托发展报告》。
“虽然2017年慈善信托取得了较快发展,但这一发展还远未达到我们的预期。”中慈联慈善信托委员会研究组副组长上官利青表示。究其原因,除了社会上的慈善意识需要加强以外,当前摆在慈善信托面前还有一些制度难题尚待解决。
拆解分析去年这44单慈善信托产品,从分布领域来看,涉及教育、扶贫、儿童、扶老、环保等多个公益慈善领域,其中扶贫济困最受关注。
从备案地域来看,东、中、西部地区均有设立慈善信托。东部完成的备案最多,达23单,占比52.3%,相比于2016年,中西部地区的慈善信托业务逐渐增长,已接近五成。
而从期限结构来看,2017年的44单慈善信托中,设立无固定期限的有9单,5年期以下的有8单,5年期以上(含本数)10年期以下的有6单,10年期及以上的有12单,永续性的有7单。其中,5年期以上及永续性的慈善信托占比高达56.8%,显示出慈善信托持久性的特征。
究竟都是谁在参与慈善信托?《报告》指出,从委托人身份来看,2017年备案的44单慈善信托中,有15单委托人是公司企业,占总单数的34.1%;有13单委托人是以慈善基金会为主的慈善机构,占总单数的29.5%;自然人委托共6单,占比13.6%;多种类委托人合作委托共10单,占22.7%。
《报告》称,可以看出,委托人身份来源较为多样化,企业和慈善机构仍为主要力量。此外,当前慈善信托主要“小单”为主。千万元(含本数)以上的有6单,百万级别的20单,百万元以下的占18单,单笔初始资金规模最高为49200万元。
去年7月,银监会、民政部联合印发《慈善信托管理办法》,标志着我国慈善信托规制体系基本建立。“能够给金融机构的优惠基本上都给了,监管希望慈善能插上信托的翅膀,在国内快速发展。” 中慈联慈善信托委员会主任委员蔡概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其中,《办法》对信托公司新增激励条款,在促进措施第四十五条中规定,信托公司开展慈善信托业务免计风险资本,免予认购信托业保障基金。
半年来,信托公司做慈善信托动力如何?某注册地在北京的信托公司研究发展部经理对第一财经记者指出,目前信托公司已经在遵照《慈善信托管理办法》实施。
上官利青对第一财经表示,对于信托公司而言,为了防范系统性风险,一直有净资本计提管理办法,对于不同类型受托财产占净资产一定比例。而《办法》则明确了慈善信托不管做多大都不占用净资本,对于信托公司做慈善信托能起到一定作用。不过,由于目前慈善信托规模还很小,计提净资本并不会计提很多,但是未来慈善信托发展壮大,作用将更好凸显。
银监会、民政部联合颁布的《办法》给予慈善信托诸多政策倾斜。不过对于慈善信托而言,仍有一些问题阻碍规模发展壮大:一是亟待信托财产登记制度的落地,二是亟待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 三是亟待厘清慈善组织“慈善信托资金专户”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