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些平台虽然将服务器迁至境外,但依然对境内用户“敞开大门”,用户可以继续登录交易网站,通过场外交易将人民币兑换成比特币,再通过币币交易兑换其他种类的数字货币。
交易平台出海的同时,投资者也随之出海。一位内地投资者告诉第一财经,国内不能直接用人民币交易之后,他立刻去香港地区开了好几个账户,方便虚拟货币交易。
一位手持数千枚比特币的资深矿工也告诉第一财经,他一直都是在美国和日本的比特币交易所直接交易的,“我可以‘翻墙’,又有国外账户,国内监管对我的交易操作几乎没有影响,最多就是币价跌了很多,但相比较前两年,涨幅已经足够多了。”
上蹿下跳的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价格也是交易活跃的表现。以比特币为例,去年12月曾涨至20000美元的历史高位,但随着1月以来全球各国的持续监管,币价在2月6日时跌至6000美元低位,一个多月跌幅创出70%的历史新高。此后,由于有多笔巨额资金流入交易市场,且韩国监管层对比特币交易“松口”,币价逐渐升至10000美元左右。
Coinhills网站数据显示,过去24小时全球比特币交易量为121万枚比特币,约合125.9亿美元。日元交易量占比最大,占全球交易额的54%,其次是美元和韩元,分别占比25.4%和11.3%。
新华社2月4日报道称,监管叫停ICO后,很多境内人士转向境外平台网站继续参与虚拟货币交易,考虑到境内投资者转向境外平台参与交易面临种种风险,将采取一系列监管措施。
报道还称,下一步国家将采取包括取缔相关商业存在,取缔、处置境内外虚拟货币交易平台网站等在内的一系列监管措施,以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以后只要发现一家就要关闭一家。同时,未来视事态发展情况,也不排除出台更进一步监管措施的可能。
事实上不仅是交易平台出海,许多虚拟货币矿业企业也受到政策监管的影响,正在逐步将业务转移至海外。
国内一家全球排名靠前的比特币挖矿企业矿池业务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虚拟货币产业搬迁和“变身”最容易的就是交易平台,由于它们的业务绝大部分是在线上完成,所以它们最先出海,并且很快就可以在全世界设点,开展全球多国法币对虚拟货币的交易业务。
“但矿池业务想要出海就没有那么容易,一方面,国内电价相对于东南亚等地较为便宜,且大部分矿机都是中国生产,在中国挖矿可以省去很多运输和搬迁的费用,如果企业要搬迁,矿机也得跟着搬;另一方面,东南亚国家对于非本国挖矿企业的审核和准入条件较为严格,政策条件也并不比国内宽松。”他表示。
上述矿池业务负责人还对第一财经透露,全球目前依然有70%~80%的矿池业务在中国开展,其中还有很多矿场是由日本、美国和一些东南亚国家投资的,目前在虚拟货币产业中,买卖矿机和挖矿业务仍然是盈利最大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