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在2月2日闪崩当日,亚马逊还逆势上涨。去年四季度,亚马逊实现净利润19亿美元,较上年同期7.49亿美元增长154%,每股盈利为3.75美元,均超分析师预期,这已是亚马逊连续11个季度盈利;亚马逊AWS云服务是近两年的另一个主要盈利点,去年第四季度净销售额为51.1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的35.36亿美元增长45%。去年第四季度,随着亚马逊配送成本的降低、早期仓储业务投资的回报渐显,推动其运营利润率达到3.5%,创出自2010年以来第四季度的最好水平。
美科技股总市值7.72万亿美元
以FANGMA为代表的美国科技类公司逐渐成为美股市场当之无愧的市值巨头。而在A股市场,海康威视、京东方A、三安光电、科大讯飞等新兴产业领航企业市值也跻身市场前列。近年来,中美两国资本市场对科技类企业的关注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如今,中国监管层鼓励包括科技独角兽在内的新经济企业在A股上市,其用意不言自明。不过,对标美国科技行业,中国仍有一段路要走。
“今年平安好医生、小米、蚂蚁金服等独角兽将在中国香港上市,目前市场的反馈非常积极,更多优质的上市也将吸引更多资金涌入,而不必担忧IPO冲击市场,A股未来也应该鼓励更多独角兽。”瑞信TMT行业负责人AlainLam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
数据显示,以中美两国科技企业市值占GDP的比例来进行比较,目前美国科技类上市公司占GDP比重高达39.83%,而A股该比例仅为16.42%;从两国科技类公司市值对比来看, 美国科技类上市公司总市值约为7.72万亿美元,而中国这一数值仅为2.08亿美元,前者已超出中国2.71倍。各界认为,中国科技产业的发展空间仍然巨大。
天风证券研究显示,中国A股科技类龙头体量仍相对较小,明显小于美国同业。美股科技类龙头公司市值基本集中在500亿美元甚至1000亿美元以上区间(市值处于500亿~1000亿美元区间的公司共有12家,1000亿美元以上的公司有17 家);对比之下,A股科技类上市公司市值多集中在100亿美元以下,市值在500亿美元以上的公司仅1家。
此外,目前除半导体行业中美两国的集中度较接近以外,其余各行业(媒体、技术硬件与设备、软件与服务)集中度差距均比较大。
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美国科技股,中国科技股的估值吸引力开始显现。2014年底至2015年年中这段时间,随着市场风格由大盘蓝筹切换至成长股,创业板估值一路强势走高,而随着之后股市巨震,创业板开启估值调整模式,其与美股成长类企业估值差距也进一步缩小,目前创业板指整体市盈率(PE)约为39倍,纳斯达克100整体PE为32倍,两者已经非常接近。
“CDR回归”仍为战术应对
为了吸引更多新经济企业和未来的科技巨头来A股上市,各界对CDR的讨论也不绝于耳。此外,相比于科技股欣欣向荣、长期慢牛的美国市场,A股在机制上可以做出哪些改变也备受关注。
证监会副主席阎庆民3月6日在参加政协经济界联组讨论后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应称,对于海外新经济企业回归A股,CDR的方式更合适,这也是国际惯例。据悉,证监会内部已经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在全力推进CDR相关事宜,而BATJ(百度、阿里、腾讯、京东)等境外上市的中国企业也在观望之中。也有消息称,即将在香港上市的小米,或拿出少量比例的股份,打包成CDR的形式,并在A股上市。
AlainLam对记者表示:“未来如果更多企业要两地或多地上市,可能需要商定一致的时间表,投行也要把握合适的发行时机。过去内地市场更多看的是监管窗口,而未来是看市场窗口。”
不过,夏明晨对记者表示,CDR目前仍是战术性的应对,“如果像腾讯等企业一开始就在A股上市,那么将更多惠及中国投资者。”他表示,CDR固然有其优点,但例如BATJ等公司已经规模很大,且具备较好的融资渠道,未来如果在中国发行CDR,对A股机制变化的贡献不是很大。
多位业内人士都对记者表示,A股未来要想有好表现或吸引更多新经济企业上市,从发行制度和上市公司管理层激励方式来看,都有较大的改善空间。
复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执行院长钱军此前对记者表示,根据他的研究,1998年到2013年,大部分年份里,跟上市公司同行业的资产、规模比较相近的非上市公司的ROA(净资产回报率)高于上市公司,“这就是说,A股很多上市公司并不是行业里面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