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开年以来,银行股录得了较为显著的涨幅。截至2月2日,银行指数涨幅达到13.2%,超越沪深300约6.0个百分点。然而,此后随着全球市场闪崩、机构调仓换股,银行股深度回调。眼下,机构对银行的择取更为精细化,盈利能力尤其是净资产收益率(ROE)则是支撑估值的最重要指标之一。
截至4月1日,共有15家上市银行公布年报。根据Wind统计数据,这15家上市银行2017年合计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94万亿元,同比增长4.66%,平均日赚32.72亿元。第一财经记者梳理年报数据后也发现,银行业资产质量持续改善,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的息差水平回升、不良率下降,但ROE呈现2~6个百分点的同比下挫。不过,部分股份行和城商行ROE普遍上升,例如招商银行、宁波银行、光大银行、中信银行,其ROE分别呈现13.99、7.22、10.24、9.49个百分点的同比增幅。
究竟哪些因素对银行的ROE产生拖累或提振?往后又会出现哪些新变量?过去多年海外银行的ROE提升之路又对中资行有何借鉴?
各大行ROE分化
除了净利润增速,银行有两大重要的盈利指标——总资产收益率(ROA)和净利润/年度末股东权益(ROE)。ROA和ROE的区别则在于财务杠杆,即ROE=ROA*权益乘数(总资产/净资产,即财务杠杆)。
一般而言,适度扩大财务杠杆对于银行而言并非坏事,由于负债融资的成本费用低于权益融资,负债融资也可以获得税收优惠。一个关键的隐含条件在于,只有在ROA大于债务利率的时候才可以提高ROE。
此次,五大行的ROE、ROA都呈现同比下降之势。记者梳理年报数据后发现,2017年建设银行ROE为14.8%(同比降4.15个百分点),工商银行为14.35%(降5.84个百分点),中国银行为12.24%(降2.7个百分点),农业银行为14.57%(降3.76个百分点),交通银行为 11.4%(降6.71个百分点);而招商银行、宁波银行、光大银行、中信银行的ROE则同比呈现较大增幅,分别为16.54%(升13.99个百分点)、19.02%(升7.22个百分点)、12.75%(升10.24个百分点)和11.67%(升9.49个百分点)。
对ROE影响最大的指标,包括净利息收入/平均资产、资产减值损失/平均资产、权益乘数;ROA又主要取决于净息差、手续费及佣金、业务及管理费、资产减值损失、所得税五项。
就ROA水平而言,光看2017年前三季度,大型银行ROA普遍较高,有些在0.9%以上,同时小型银行ROA略低。可见规模经济效应明显,规模越大的银行,ROA越高。
此外,权益乘数也是拉开ROE分化的主因之一。城商行、股份行权益乘数普遍较高,尤其是城商行,大多在15倍以上,江苏银行、杭州银行等更达到19倍以上。农商行较低,仅略高于10倍。
不过,国信证券首席银行业分析师王剑也表示,上述银行往往通过同业业务加杠杆。在目前的监管态势下,它们的杠杆有一定的压缩空间,权益乘数可能显著回落,对ROE有不利影响;而农商行由于还不能大规模跨区域经营,财务杠杆率相对有限,在各类银行中居最低水平,也成为了拉低它们ROE的因素。
“就大行而言,每年净资产增速可能会达到10%左右,如果ROE要往上走,需要净利润增速也超过10%(五大行净利润增速在3%~5%的区间内)。预计2018年大行净利润会持续上升,有望超过10%。”天风证券首席银行业分析师廖志明告诉经记者。
此次,“零售之王”招商银行仍然领跑同业,其精耕零售轻型转型的战略近年来也成了同行的转型方向。截至2017年6月末,招商个贷占比48.1%,存款活期占比62.42%,较高的贷款收益率及较低的存款成本造就强劲的盈利能力。近十年平均ROE达21.98%,远高于同业。
“金融科技”也成了另一大助力银行转型的利器。例如兴业银行、南京银行这类以同业业务和交易见长的银行,去年以来也开始加速零售、科技转型。记者也获悉,为全面实现大数据体系对公司营销精准化和管理精细化的支撑,南京银行拟成立公司数字银行管理部,也有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部门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全行数字化转型战略、发挥数据资产价值,统筹开展数据管理、数据分析和数据应用研究。
展望2018年,某大型券商首席银行业分析师对记者表示,年初年以来,由于表内外信贷供给非常紧张,净息差将较2017年同比显著上升,成为推动盈利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而中小银行对同业负债的依赖较高,受银行间市场利率上行影响,同业业务的利差收缩,拖累了整体净息差;资产质量的改善似乎已经没有悬念,全球经济扩张的势头仍在持续。其也预计,财务杠杆的放缓或拖累ROE,但其它几项指标则可能抵消或降低副作用。
海外大行这样提升RO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