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第一财经研究院在博鳌论坛期间推出了《中国与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报告。报告显示,在2000年至2016年期间,机械、电器、电子通讯设备、汽车和其他交通设备(除汽车)五个制造行业单位劳动力成本竞争力的排名整体上升;但增长趋势主要集中2008年金融危机前,危机后的部分行业排名甚至出现下降。而根据第一财经研究院的研究,包括上述行业以及化工等在内,可能将在中美贸易战中受到影响。
中国高新技术的竞争力,在本次发布的报告中得以被量化呈现。作为“高新技术”制造业的代表,机械制造业、电器制造业、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和其他交通设备(除汽车)制造业的单位劳动力成本(ULC)竞争力排名有明显提升。但以2000年至2016年为观察窗口,增长主要集中在2008年危机前;而在2008年至2016年,除了电器制造业排名持平,其他各行业的竞争力排名都出现了下降。
对此,第一财经研究院《中国与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报告认为指出,制造业在低端技术领域的迅速扩张,以超低成本大量加工生产标准零部件,在强化处于技术高端领域发达经济体竞争力的同时,也提高自身技术升级的成本。这背后,一个较容易忽略的事实是,因中国制造业参与而带来的全球范围内制造业标准零部件成本和组装成本的下降,进而是整机成本的下降;不但鼓励了最终消费,也大大降低了处于技术高端领域发达经济体的生产和研发成本,特别是推动了后者所引领的电子信息领域的技术进步。
“低成本条件下,更快的劳动生产率增长提高了经济体在各个高新技术领域的竞争力——例如,它们在电子信息、汽车、机械和交通运输设备等制造业部门中的表现。”报告称。
报告还强调,中国对这一趋势应高度关注,并从战略层面推出有效政策组合确保在高新技术领域进一步提高竞争力。而实现“中国制造2025”是非常重要的政策抓手。需要深入分析危机前后中国“高新技术”制造业竞争力逆转的原因,并着手解决这些问题。
中国制造业竞争力(ULC)变化
行业
中国制造业竞争力影响
(考虑劳动力成本占比)
在美国市场上劳动力成本优势超越中国的经济体
原排名
调整后全球排名
相对美国
机械
9
15
变弱
南非,美国,德国,
意大利,法国,日本
电器
2
7
无影响
印尼,韩国,马来西亚,
西班牙,日本
电子通讯
9
10
无影响
印尼
汽车
6
11
无影响
日本,土耳其,巴西,
英国,南非
其他交通设备
16
18
无影响
法国,英国
化工
3
5
无影响
马来西亚,台湾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