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券商首席宏观分析师告诉记者,当前美债收益率的上行与年初的波动是同一个逻辑。主要原因无非是地缘政治担忧引发的油价上涨,推升了通胀预期,导致了长端利率上行。
“如果没有基本面的长期有效支撑,美债收益率很难发生趋势性的上行。”这位分析师认为,即使继续上行也不过是短期的一个脉冲,目前10年期美债收益率已经在筑顶过程中,3%~3.1%的水平基本上已经是顶部区间。
强美元中长期难持续
由于此前美债收益率的快速上行,4月中旬以来,美元指数从90下方一路回升至91.15,盘中一度触及120日均线。
但在前述宏观分析师看来,弱美元的长期趋势仍然难以扭转。一方面,由于美联储加息已经进入下半程,符合预期的加息无法带来强美元。
另一方面,美联储加息的持续,以及美债收益率的持续上行,将引发融资成本上涨,并带来经济增长放缓的风险,因此,美债收益率上涨支撑美元走强的逻辑难以维系。
明明认为,美国实体企业的盈利走势并不支持美债收益率长期保持当前的上行速度。2015年以来,美国非金融企业部门总体的资产回报率有所下滑,2017年以来,企业的资产回报率和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之间的利差正在收窄,经济基本面状况并不能支持美债收益率上行的趋势。
前述宏观分析师认为,从1983年至今,美联储一共经历6次较明确的加息周期。当前正处在在第六次加息周期,但和以往加息周期来比,本次加息周期的背景并非经济过热,通胀也在低位。从历史上来看,抑制通胀为目的的加息到后半程,经济会呈现衰退迹象,具体表现为经济与通胀双下行;而抑制经济过热为目的的加息,当进入到后半程时,则会呈现滞胀现象。
由于本次加息周期并不是为抑制经济过热或通胀,而是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化,所以进入加息下半程后,美国经济与通胀双双下行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当经济增长动能巅峰已过,美元走牛在中长期将难以持续。
展望未来人民币汇率,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张明认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以及人民币对CFETS(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指数均会继续保持大致稳定的态势,最多仅会出现温和贬值,在他看来,2018年全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望在6.3~6.5的区间内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