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财时报

保本理财式微,结构性存款能否取而代之

http://www.jingcsb.com/ 来源:第一财经APP 发布时间:2018-05-02 21:53:58

结构性存款是否能替代传统存款成为揽储的主力?多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在揽储方面,结构性存款对于银行来说也并非“一招鲜吃遍天”。

工商银行一位对公客户经理表示对记者表示,结构性存款并不是他们最看重的揽储工具,相比之下,他们更希望会通过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来揽储。央行数据也显示,大行的结构性存款在一季度新增结构性存款中占比最少。

梁世超认为,客观来看,结构性存款的发展的确助推了利率市场化的进行,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银行对存款的自主定价能力。“但和传统的执行法定利率存款(即核心存款)相比,目前结构性存款存量仍然很小,在银行负债占比较低。”

他认为,多数结构性存款期限较短,由于部分活期和1年期以内定存属于非利率敏感型存款,市场存款利率提升对这部分存款影响短期内有限,因此结构性存款还难以替代执行法定利率存款。

“假结构”为何存在?

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在结构性存款总量迅猛增长的同时,“假结构性存款”的现象也普遍存在。

所谓的“假结构性存款”,就是由于期权触发的可能性极小,对应的产品并未与衍生品建立真实挂钩。招商证券认为,当前结构性存款能够实现如此高的实际收益率,并非银行衍生品业务能力强,更多是因为触发较高收益的条件为确定性事件。

除了技术层面容易实现,客户对于风险与收益的错配预期也是“假结构”存在的原因之一。

“由于大多数客户难以接受非保本结构性存款的风险,所以只能做成并不真实挂钩衍生品的‘假结构’。”一位城商行人士称。

理论上讲,结构性存款分为保本型结构性存款和非保本型结构性存款,保本型产品本金用于购买固定收益证券,仅用利息买入期权,而非保本型产品则是在购买固定收益证券的同时卖出一份期权,本金面临损失风险。

招商证券表示,很多投资者也将结构性存款视为存款的替代品,风险上视同存款,但收益上却看齐货基。资管新规要求银行销售理财产品不得保本,理财严格作为表外业务,由投资者自担风险,但投资者对高收益、低风险资产的需求仍然存在。

因此,对于某些银行来说,假结构是常用手段之一,银行实际承担高昂成本,保本理财转型结构性存款,在短期内难以缓解银行负债端的高成本压力。银行发行结构性存款的成本短期内仍将维持在较高水平。

“结构性存款的发展,各方也在探索创新,未来的进一步发展还需要衍生品市场的大规模扩容以及市场深度的培养。”梁世超称。

在国信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王剑看来,第一,金融监管部门应尽快建立健全综合统计系统、统一报告制度和业务标准;其次,监管层应加强产品销售环节的监管,确保投资者适当性;最后,投资者应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念,分散投资,合理配置资产。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京财时报(www.jingcsb.com)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联系邮箱:xinxifankuui@163.com

热文推荐

首页 | 新闻 | 财经 | 房产 | 娱乐 | 旅游 | 时尚 | 生活 | 科技 | 健康 | 汽车 | 教育 | 今日北京 | 电子报

Copyright © 2008-2016 备案号:京ICP备09109218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90845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20080118
关于同意京财时报设立互联网站并提供新闻信息服务的批复

友情链接: 大粤日报 时尚周刊 京晨晚报 投资观察界 新讯网 西北商报网 万亿财富网 中国投资界 新尧网 中国证券期货 广东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