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券商资管固收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买盘羸弱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当低等级信用债回售期来临时,投资者继续持有的意愿不强。回售过程还要考虑持有的集中度,如果买方预料到市场大部分人会回售,即行权后的利率大幅上调,投资者也会选择全部回售或者大部分回售。
今年以来,回售到期的规模也明显增加。根据Wind资讯,2018年信用债回售总规模达到1.2万亿元,将创下历史新高,其中公司债回售到期量最高,共计达到9939亿元。
结构性行情与破刚兑
记者从多位债券销售和各类投资者处获悉,在一季度无风险利率加速下行时,利率债和高等级信用债备受市场追捧,而低等级信用债的销售难度仍然较大。
中金公司固收部董事总经理张继强对记者表示,低等级信用债的需求力量在弱化。随着资管新规落地,银行理财面临净值化、打破刚兑、限制非标等制约,规模增长和委外链条面临更大调整风险,对信用债的需求恐将弱化。而银行表内受制于风险偏好和MPA(宏观审慎评估体系)、资本充足率等制约,对信用债尤其是低等级信用债的需求较弱。
其次,在融资渠道收窄、经济增速放缓担忧加大、城投平台剥离政府信用的过程中,低等级信用债发行人面临的再融资风险大增,至少融资成本大幅抬升。因此,债市已经转暖并不等于所有债券品种都有机会,其中,低等级信用债的风险仍需要警惕。
吕品认为,银行体系资金从表外回流表内的进程中,信用债配置需求萎缩,净融资额长期为负。今年以来流动性环境缓和,尤其3月份银行资金面改善带来配置盘增多。在3月份巨额到期偿付压力下,一级市场发行顶住了压力,净融资额大幅转正。
“正因为表内资金发力,与上一轮债券牛市新增的资金都是中小银行与委外账户率先发动不同,本轮火爆的一级市场更多的是金融债、高等级信用债的盛宴。”他认为,中低等级的产业债与城投债品种,一是受到民营企业融资条件仍然较弱的影响,二是受到各种政府信用与平台信用政策陆续落地的影响,发行仍显困难,体现了有限的结构性回暖。
事实上,不仅仅是低等级信用债市场,包括信托产品在内的广义固收市场中,打破刚兑都正在加速。很多依赖非标融资的城投平台,在当前正面临着不小的再融资压力。
4月27日,中电投先融(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宣告旗下两款产品出现延期兑付,这是继年初云南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违约后,又一家省级融资平台宣告违约。
吕品认为,未来如果地方政府平台进一步出现再融资问题,可能会先从偏经营性、同等级别排名靠后的平台先爆发,尤其是过去一两年曾经发生过股权划转后与地方国资委抑或是财政局等机构愈来愈远的平台,或者旗下资产划分出其他平台情形的低等级平台。“这类城投债即便超过8.5%的收益率,也并不值得冒险。”他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