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16年信用债市场违约爆发以来,不同类型的企业就像玩起了“萝卜蹲”,违约成群结队而来。从央企、地方国企、城投,到民营企业,这一次违约风暴降临至上市公司。
5月21日,上海华信未能按期偿付“17沪华信SCP002”本息合计20.89亿元。该公司还要在接下来的6月、7月、8月及11月相继兑付20亿元、20亿元、21亿元以及20亿元超短融合中期债券。2018年年初至今,已经有11家违约主体的21只债券违约,涉及金额近190亿元。
和以往不同,这一轮违约触发的主要原因是,在去杠杆和强监管下,部分企业再融资受阻。而这波违约或许刚刚开始,分析人士认为,短期内融资渠道重新放宽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在社融增速已然明显下行,信用事件也逐步开始发生的大背景下,监管层可能需要与市场一样观察信用收缩的具体反应以及可能的扩散影响。
民营上市公司频爆违约
和往年的情况有所不同,今年的违约案例集中爆发在民营上市公司中。比如,今年新增6家主体,分别是亿阳集团、神雾环保、富贵鸟、凯迪生态、中安消和上海华信。
“相比于国企,民企获得银行贷款的难度大,对直接融资依赖度较高,但2017年债券市场持续调整,许多有发债需求的主体被迫取消发行,再融资受阻,民企信用事件增多,由此又导致市场对民企债的谨慎情绪浓厚,造成恶性循环。”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在近期的报告中指出。
这种“恶性循环”还在继续,5月21日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明星企业东方园林发布的公告显示,该公司原本计划首期发行规模不超过10亿元的公司债券,最终发行规模仅0.5亿元。受到债券发行遇冷影响,东方园林股价随即下挫。
根据Wind统计,今年年初至今,共有314只债券推迟或发行失败,共计1933.3亿元。其中,仅最近一个月(4月22日至5月22日)就占将近三分之一,109只债券推迟或发行失败,涉及金额682.40亿元。
此外,还有一些已经陷入债务危机的企业,本年内将有多只债券到期,面临着兑付的压力。
如盾安集团,评级公司大公国际因“自有资金紧张,同时融资渠道趋紧,再融资难度较高,短期偿付压力加大”,将其主体信用评级调整为AA-,评级展望调整为负面。尽管5月8日17盾安SCP008按期兑付,但今年以内,该公司还有总计63亿元的6只债券到期,其中,本月24日到期的一只中票规模为9亿元。安徽盛运环保同样宣称,上市公司及合并范围内的子公司作为债务人的逾期债务累计约7.29亿元,目前该公司的主体信用评级为BBB-级,其债券18盛运环保SCP001下一次付息日期为10月9日,债券当前余额2亿元。
再融资受阻触发多米诺骨牌
市场普遍的观点认为,此轮违约和之前的不同之处,是再融资受阻所触发的违约。
信用债市场打破刚兑始于2014年,违约集中爆发是在2015~2016年,保定天威、中钢集团、东北特钢、北山投资、海南交投等债相继违约,引发了市场对央企、地方国企、城投债信仰破灭。2017年,信用债违约事件进一步扩散至民企。但这些违约事件主要爆发在落后产能行业,经济欠发达、债务问题较为严重的地区,企业自身的财务问题比较严重。但去年12月,民营上市公司保千里4.55亿元债务违约,其中包含了部分债券无法按时兑付,这家公司的主营业务为车载电子视像产品,主营业务并未发生亏损,违约主要是因为“现金流只出不进”,在当时被称为“非典型违约”。新一轮民营上市公司违约潮从此引爆。
姜超称,该轮信用风险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去杠杆导致货币收缩”。
央行近期发布的2018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2017年我国宏观杠杆率上升速度明显放缓,全年上升2.7个百分点至250.3%,而2012年~2016年,年均提高13.5个百分点。其中,去年企业部门杠杆率为159%,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是2011年以来首次下降。尤其是过剩产能行业中贷款余额同比下降1.7%。
为了配合去杠杆,央行自2016年以来实施稳健中性货币政策以及结构性信贷政策。2017年末M2增长8.2%。金融去杠杆之下,表外融资向银行表内回归,表外融资规模已经萎缩至一个前所未有的局面。2017年银行的同业业务、债券投资、股权及其他投资都是同比少增。同时,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也有所下滑,2017年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12%,其中,一是委托贷款同比明显少增;二是企业债券融资同比少增较多。此外,股票融资少于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