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科学院消息,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改革先锋于敏今天在京去世,享年93岁。
于敏1926年8月生于宁河,高中毕业于著名学府天津耀华中学,1944年,他从耀华考进北京大学工学院机电系,1946年,出于对理论研究的热爱,于敏转到理学院物理系,并将自己的专业方向定为理论物理,后被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他与合作者提出了原子核相干结构模型,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他在理论物理方面的天赋很快展现出来,并以惊人的记忆力和领悟力赢得教授们的欣赏。1961年,于敏开始了长达28年隐姓埋名的氢弹理论探索任务,并取得了我国氢弹试验的成功,为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国防实力的增强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2015年1月9日,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获得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于敏颁奖。
2015年1月,于敏独得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8年召开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授予于敏等100名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
那些年,他在天津求学
出生于宁河的于敏,大学之前都是天津度过的。
于敏7岁时开始在芦台镇上小学,上的是新学,从未上过私塾,他的接受能力很强,成绩总是全班第一。于敏初露头角是在天津木斋念高中的时候,木斋中学是一所私立学,到了那里,于敏学业大进,才华初露。他除了学好老师课堂上讲的功课外,平时最喜欢博览群书,上高中二年级时,有一次参加高一至高三三个年级的基本常识统考,尽管知识量很大,他无所不知,张榜时得了全校第一名。老师们对他赞赏有加。于敏初露头角,引起了木斋中学一位叫刘行宜的老师的注意,她担心因木斋中学现有的教学条件不能满足于敏这样难得的人才,出于爱惜人才,帮助于敏转到当时天津市最好的耀华中学读高中三年级。
从木斋中学转到耀华中学读书后,于敏非常喜欢这所学校,尤其喜欢这里的图书馆和老师,一有时间就钻到图书馆里去,在耀华,老师的思维方法和教学方法,对他影响颇深,使他终身受益。在耀华,除日语外,他的各门成绩都名列榜首,加之他待人诚恳,在学习上乐于助人,老师和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和器重他,说他是耀华中学多年来非常出色的好学生。
耀华中学校园内 于敏雕塑
于敏一直关心耀华的发展和教育问题,他曾重返母校与耀华学子探讨青年成长之路,耀华师生也多次看望于敏院士,讲述学校的发展和变化。2013年9月22日,耀华学校领导前往北京看望于院士,在交谈中,于敏院士回忆起他在耀华学习生活时的情形,提到了在礼堂集会、到图书馆借阅外文书籍等学习生活点滴。于院士说,“耀华的时时事事人人都是有故事的”,“教育要博采众长,兼容并蓄,才能发展得更好”。最后,于敏院士还为学校题写了“根深 源远 宁静”,希望年轻学子能勤奋刻苦,为国家作出更大贡献。
2007年10月6日是耀华中学的80周年校庆,作为校友,当时81岁高龄的于敏也回到了母校参加校庆大会。
于敏是耀华中学1944届校友,也是继2002年金怡濂院士之后,第二位荣获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耀华人。于敏曾在与母校师生交流时,回忆起自己当年在耀华学习生活点滴。他说,那时自己最钟爱学校的图书馆,一有时间就跑进图书馆去阅读那里的丰富藏书。同时,耀华教师的教学方法,对他也有很深的影响。老师的启发式教学,让他形成了一套独有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每当他学习一种新的东西,总要尽可能地涉猎更多的相关知识来拓展自己。融会贯通、由博返约、得其精髓、提纲挈领、灵活应用,这套方法使他成为了当年耀华中学最优秀的学生之一。
一个绝密28年的名字
于敏,一个绝密28年的名字,一段铸核盾卫和平一甲子的传奇。
1961年1月12日,正当于敏在原子核理论研究中可能取得重大成果时,二机部副部长钱三强找他谈话,秘密交给他氢弹理论探索的任务。从那一天起,他开始了长达28年隐姓埋名的生涯,直到1988年解密。连妻子孙玉芹都说:“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的”。
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
在研制氢弹的过程中,于敏曾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1969年初,因奔波于北京和大西南之间,也由于沉重的精神压力和过度的劳累,他的胃病日益加重。在首次地下核试验和大型空爆热试验时,他身体虚弱,走路都很困难,上台阶要用手帮着抬腿才能慢慢地上去。
热试验前,当于敏被同事们拉着到小山冈上看火球时,已是头冒冷汗,脸色苍白,气喘吁吁。由于操劳过度和心力交瘁,于敏在工作现场几至休克。
直到1971年10月,考虑到于敏的贡献和身体状况,才特许已转移到西南山区备战的妻子孙玉芹回京照顾。一天深夜,于敏感到身体很难受,就喊醒了妻子。妻子见他气喘,赶紧扶他起来。不料于敏突然休克过去,经医生抢救方转危为安。
由于连年都处在极度疲劳之中,1973年于敏在返回北京的列车上开始便血,回到北京后被立即送进医院检查。在急诊室输液时,于敏又一次休克在病床上。
1984年于敏与邓稼先(左)在核试验基地。
20多年前,连于敏这个名字都是绝密,直到1988年,于敏的名字才得以解禁,但由于当时的解密程度有限,许多史实还没有公开。
1992年11月在中物院发展战略研究研讨会上(左起:王淦昌、彭桓武、朱光亚、于敏)
很多人称呼于敏为“中国氢弹之父”。对于这样的称呼,于敏极力反对,他常常对身边工作的人说:“核武器是成千上万人的事业,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你少不了我,我缺不了你,必须精诚团结,密切合作。”
于敏说:“我们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有真正的独立……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
虽然于敏爱诗,但甚少写诗。在73岁那年,他却以一首《抒怀》为题的七言律诗总结了自己沉默而又轰烈的一生:
忆昔峥嵘岁月稠,
朋辈同心方案求,
亲历新旧两时代,
愿将一生献宏谋;
身为一叶无轻重,
众志成城镇贼酋,
喜看中华振兴日,
百家争鸣竞风流。
就像他沉默的事业一样,于敏是一个喜欢安静的人,他毕生信奉诸葛亮的“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他曾对身边人说,不要计较有名无名,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无名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