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财时报

“暖男”苏宁厚积薄发 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1.15%

http://www.jingcsb.com/ 来源:财联社 发布时间:2018-11-02 12:48:53

财联社  2018年又进入了倒计时。忙碌了一年的吃瓜群众们,终于有时间停下来歇口气了。

跌跌不休的股民,到最后才发现自己反而成了别人戏里的主角。高速增长的中国电商行业,高喊了十年“流量为王”,最后消费者终于明白,自己就是那被收割的“流量”。一个重大的行业变革也悄然到来:流量推动的时代已经正式结束。

10月30日晚间,苏宁易购发布2018年三季度报告。财报显示,1-9月苏宁易购营业收入为1729.70亿元,同比增长31.15%;实现商品销售规模为2348.83亿元,同比增长41.91%。前三季度,苏宁易购归母净利润为61.27亿元,同比增长812.11%。

这是一份很漂亮的财报。2018年是中国零售业的一道分水岭,各大电商都受困于线上流量枯竭,开始向线下寻找流量。而“暖男”苏宁从28年前就深耕线下零售场景,陪伴了改革开放后的几代人,现在终于到了厚积薄发的优势时代。

 

“暖男”苏宁的全陪伴

 

在刚刚结束的双十一发布会上,苏宁易购总裁侯恩龙曾表示,消费者购物日趋理性,电商想获取更多的优质流量,就要通过社区、社群、社会人等渠道,把消费新场景搭建到每个人的身边,更是搭到每个人的心坎上。

当然,判断暖男与否的第一条,就是不仅看他怎么说的,还要看他怎么做的。自2017年智慧零售大开发战略落地以来,苏宁“两大一小多专”的业态模式得到迅速发展,已经涵盖了电器、母婴、快消品等垂直领域,并建立了全市场层级的消费场景。今年双十一期间,苏宁门店即将突破10000家。

作为“开在家门口的苏宁门店”,苏宁小店是最贴近用户的陪伴,也是最有吸引力的流量入口,通过移动端应用与实体店面相结合的双线渠道运营模式,成熟型小店线上订单已经超过了30%,成功实现了双线流量的互通。

过去的两个月,苏宁小店为智慧零售各业态引流超过了100万人次,成为了苏宁重要的线下流量触点。今年的“双十一”,全国苏宁小店将发放总额共计2亿的邻里红包,以“最近的乐园、最好用的红包”触达消费者。

 

 

 

“快就是我们门店的天然优势,最近才能最快,来苏宁门店购物,绝不会让商品堵在路上。”侯恩龙表示,人们的消费习惯不断变化,整个消费市场呈现出“需求向上”、“流量向下”的两极消费明显特征。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消费者购买能力不断攀升。目前苏宁战略非常清晰,四到六级市场有零售云,在社区拓展苏宁小店,就是应和了购买力分级趋势,针对不同人群进行营销。

苏宁通过互联网门店和社区小店,实现从线上到线下、从城市到县镇市场的全面覆盖。这种随时可见、随时可触的无限渠道场景,满足了消费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服务的需求,十足暖男。

 

流量合力赢下场景互联时代

 

今年双十一,苏宁易购喊出了“上网上街上苏宁”的口号;而更早之前的818购物节,侯恩龙更是直言:“这个夏天,彻底告别纯电商购物节”。

如果说,818期间苏宁准确的预判了零售业的变革趋势,那到了双十一期间,苏宁已经给出了解决方案。“上网上街上苏宁”意味着,苏宁线上线下已经形成完善的全渠道、全业态消费场景网络。那些令电商困扰流失的线上流量,都将被苏宁一一捕获。

 

 

 

三季度,苏宁线下大开发进入全面提速阶段。截至9月30日,苏宁易购拥有各类自营及加盟店面7849家,可比店面销售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其中,苏宁小店7-9月新开827家,苏宁易购零售云加盟店7-9月新开688家,占前三季度各自开店数量的一半左右。

另一方面,苏宁易购背靠集团体育、文创、置业等八大产业资源,正在形成流量合力。今年双十一期间,苏宁体育同步推出“燃Goal嘉年华”活动,通过60场比赛、80路直播、亿级流量、5000万球迷的在线狂欢,充分发挥苏宁足球赛事IP版权优势。

凭借着前瞻性的战略布局,以及智慧零售模式的优越性,苏宁的全场景流量优势正在爆发。截至9月30日,公司零售体系注册会员数达到3.82亿。2018年818大促期间苏宁易购APP月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62.29%,移动端订单数量占线上整体比例达到93.5%。,证明苏宁线上流量、线下场景的策略,取得非凡成效。

这也是苏宁能够在消费市场弱复苏的环境下,依然取得超高速增长的原因。1-9月苏宁易购营业收入为1729.70亿元,同比增长31.15%,而同期A股涉及零售业上市公司营收增速中位数仅为2.39%。

纯电商的发展已经陷入瓶颈期,苏宁用亮眼的业绩再次证明场景互联并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可以真实感受、体验和触摸到的消费升级。只有线上线下多个场景的融合,才是当今零售市场的新趋势。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京财时报(www.jingcsb.com)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联系邮箱:xinxifankuui@163.com

热文推荐

首页 | 新闻 | 财经 | 房产 | 娱乐 | 旅游 | 时尚 | 生活 | 科技 | 健康 | 汽车 | 教育 | 今日北京 | 电子报

Copyright © 2008-2016 备案号:京ICP备09109218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90845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20080118
关于同意京财时报设立互联网站并提供新闻信息服务的批复

友情链接: 大粤日报 时尚周刊 京晨晚报 投资观察界 新讯网 西北商报网 万亿财富网 中国投资界 新尧网 中国证券期货 广东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