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由经济参考报社、中国经济信息社、中国建设银行、平安普惠共同主办的“2019普惠金融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在当天下午以“跨行业合作,破题普惠信贷”为主题的圆桌对话中,来自银行、保险、互联网金融等领域业内人士围绕如何破题普惠信贷难点展开讨论并给出建议。
与会嘉宾包括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秘书长商敬国、中国银行业协会农金部主任杨青楠、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普惠金融委员会副主任田利辉,以及互联网金融知名评论家嵇少峰。
田利辉直言,中国在发展普惠金融方面取得明显成绩,但在协调性上还需要进一步跟进。田利辉建议,监管的工作不应仅是制定条文,而需要让条文扎实落地,同时,还需要防止把普惠金融做成财政补贴、慈善事业、扶贫工程。“一定要把握普惠金融的前提是金融,金融的本质是一种交易,是要保证现在所贷给小微企业的款项能够收回来,能够可持续发展。”田利辉认为。
对于如何让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多位与会人士认为金融科技是可行路径。嵇少峰认为,金融科技能够在三方面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一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即利用科技手段实现客户与信贷机构、信贷执行层和信贷决策层之间的信息对称。二是提高效率,即通过科技平台迅速地、批量化地操作小微信贷业务。三是提高资金可获得性,即通过科技来架设客户、信贷机构、普惠型体制外信贷机构与体制内信贷机构的信任桥梁。
杨青楠同样表示,金融科技的手段能够更好改进信贷的服务方式并提高信贷服务的可得性,她还建议,金融机构应抓住包括货币政策以及财税政策红利,将政策释放出来的信贷资源、价格红利转化为更好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动力。
除银行外,近年来保险业也积极响应普惠金融号召,面向小微和三农人群的保险产品日益丰富,有效解决了长尾人群抵押担保能力不足的问题。
商敬国表示,从保险角度而言,普惠金融的障碍之一是参与多方交易的成本和交易的风险过高,导致金融机构参与性不高,但由于需求方资产的匮乏,很难满足供给方最低的风险标准,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信用风险,因此必须有外在的风险保障工具,而保险恰恰就是这个工具。
“针对三农、小微企业的信用保障保险,是普惠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确实是极有挑战性的业务,在信用体系建设不完善的情况下,信用风险还没办法完全通过市场化交易进行管理,因此政府财政和金融政策的支持滞后一些。”为进一步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商敬国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建立信用风险共担或追溯机制,二是树立信用等同资本的概念,三是系统推进企业信用体系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