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精工与控股子公司普莱德的财务战争已经持续了不短的时间,在广大中小型投资者眼里,东方精工一直算是“表现良好”,从2015年到2017年的业绩大幅度上涨,在收购普莱德的地一年,总资产就翻了6倍,取得如此成绩后大家必定难以接受2018年巨亏的事实,那为何东方精工要自爆商誉呢?
投产项目停滞,巨亏早有端倪
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普莱德产品需求旺盛,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东方精工也尝到新能源红利甜头,曾在2017年计划拟募资10亿元,用于普莱德溧阳基地新能源汽车电池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进而扩大普莱德的研发和产能,但截至目前该项目累计投入金额为6188.41万元,投资进度仅有6.19%,募投项目停滞的另一面,是普莱德接连签订采购大单,对于生产企业来说产能问题直接影响了盈利能力,不知道东方精工是如何看待子品牌的发展计划的。
普莱德高层曾透露了业绩审计双方出现的沟通问题,普莱德一位高管直言道:“东方精工的行为让我们在心里打了个问号,我们不知道这与其当时收购普莱德的目的是否一致。”对集团主要应收子公司的发展不管不顾,还要大张旗鼓的泼脏水,或许索赔才是东方精工的主要目的。
亲情不在,红利尚存
东方精工与普莱德原始股东已经隔空对战了多个回合,前者要求后者原股东进行高额赔偿,原股东坚决不认同,作为主角的普莱德也终于发声,常务副总裁杨槐透露道,普莱德在2018年并没有亏损,按照东方精工在年报中披露的数据,普莱德却亏损了2.18亿元,与我们预测的盈利相差了5个多亿,直接否定了我们的业务成绩。从此前的业绩预测可以看出,东方精工在2018年三季报中曾预计全年盈利5.5亿元~6.5亿元,今年1月底突然修正为亏损29亿元~44亿元,业绩的突然变脸皆因计提大额商誉减值准备。可截至目前,此前所提供的《专项审计报告》所出现的争议,东方精工与立信并未做出合理解释,在核心证据无法提供的情况下单方面触发对赌协议,并不符合当初协议的规定,看来一直强调契约精神的东方精工并无“契约精神”。
近日,工信部正在牵头制定《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编制工作,将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提供政策支撑,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涨幅,而以“高端智能装备”和“汽车核心零部件”两大板块为主营业务的东方精工更是出现了涨停,不过深究不难发现,东方精工与新能源汽车产业有关业务的生产主体正是最近颇有争议的普莱德,除此之外东方精工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并无核心竞争力,此次事件之后,东方精工是否还能享受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利好就是未知数了。
综上所述,在行业利好的前景下,且在普莱德公司业绩仍能保持稳定增长的情况下,毫无依据针对其计提大额商誉减值,是极其不负责任的做法,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或许对于东方精工来说,企业发展的未来并不重要,资本市场与对赌的赔偿才是真正的盈利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