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财时报

朗绿科技:一家被动式建筑“专业户”的低调前行之路

http://www.jingcsb.com/ 来源:地产中国 发布时间:2017-11-06 17:31:28

     当越来越多的企业因行业转型涌向绿色地产时,朗绿科技在诞生之际便坚守着“绿色”的企业基因,自始至终的专注在绿色建筑、绿色环保领域。

朗绿科技:做好一家技术服务商

谈到绿色地产,不少人会想到绿色建筑的典型企业朗诗,却对它的兄弟公司朗绿科技有些许新鲜感。与专注绿色地产的朗诗不同,朗绿科技的定位是做一家科技型、技术服务型企业,它的业务范围与土地、开发没有关系,同时又不仅限于房地产领域。

朗绿科技总裁陈栋梁这样介绍道,“从本质上来讲,朗绿科技是一家技术商,注重打造全生命服务周期,从项目最早期的定位、研发、设计,到工程管控、供应链管理以及采购体系等全流程管理服务”。

作为一家专注于绿色技术的服务商,朗绿科技对于自己的专业领域有着严苛的要求,除最基础的节能、新风、恒温作用之外,在装修污染和智能监测系统上朗绿科技更是花了大把心思。

陈栋梁表示,“为了治理装修污染,我们花了8年时间,做了一套内健康环境体系。从化工原料的源头进行管控,基本细节都要一一确认,保障装修的安全性。同时,我们也花了5年时间做智能家居监测,通过大数据、AI系统等手段,精确控制室内环境温度,让房子更好的为人服务。”

除了专注技术研发之外,朗绿科技在内部推行合伙人制,公司高层一进公司就有相应的股权,目前正在筹划对骨干和专业事业部的合伙安排。对此,陈栋梁表示,“作为一家技术型公司而言,朗绿科技在技术方面有很多细分领域,每一个领导在团队里都代表了一个方向,是不可或缺的。”

在全链条、高标准的服务之下,朗绿科技的合作伙伴涵盖了多个领域,如住宅、养老机构、办公楼、高校、幼儿园等。

今年3月份,朗绿科技正式挂牌登陆新三板,并于此后在新三板公开发行股票700万股,募集资金1050万元。

对于这个成绩,陈栋梁似乎并不怎么格外关注,而是选择把精力放在产品的研发上。他表示,“之所以选择新三板亮相,是因为朗绿科技希望用一个公众公司的标准要求自己。不过,朗绿科技目前还是一个成长型的创业公司,现阶段主要集中于修炼内功,把更多的技术变成产品,专注于做好每一个项目。”

被动式建筑的难点在于结合需求做调整

众所周知,被动房是通过现有资源和条件,依靠自身的构造设计,高品质材料和部品的应用,满足室内舒适环境要求下的最大限度节能的房子。

得益于人们对居住需求的提高,和空气污染的迫切改善,被动式建筑近两年在市场上刮起了一阵炫风,不仅各大房企前仆后继的涌进市场,不少购房者们也开始把被动式建筑作为购房的标配。

朗绿科技总裁陈栋梁

对于这一现象,陈栋梁认为,“被动式建筑一定是大势所趋,不过被动式建筑软性部分如管控体系、气密性的细节、施工单位的配合、验收体系等依然存在着社会资源的协调难题,对于开发企业而言,要警惕试错的可能性。”

目前,被动式建筑的应用较为广泛,主流的做法基于两种思路,一种是严格按照德国的做法,或者国家规定的标准,另外一种则是依据被动式建筑的理念做,标准相应灵活。陈栋梁认为,“严格按照德国理念的做法有严格性的好处,但是存在因地制宜和项目匹配的问题。如果以被动式建筑的理念做,不完全依据规定标准,可能存在着有些企业仅仅做成类似的概念,没有真正起到被动房的效果。”

“按照严格意义的被动房标准来讲,国内做的被动房项目交付完成的不超过10个,同时不少人觉得这类被动房的新风量偏低,体验感会差一些。现在我们做的话,基本是按照被动式建筑的理念,但是不严格采用标准,因为要考虑到气候、温度、光线、楼高、性价比等因素,需要结合实际需求,因地制宜的去调整,这才是做被动房的最大难点。”陈栋梁说道。

目前,绿色建筑已基本成为一、二线城市建筑的强制性标准,未来扩展趋势越发明朗化。到2020年,十三五末时,所有城镇建筑要达到50%的绿色标准。尽管如此,被动式建筑的推广依然面临着一定的难度。

陈栋梁坦言,“被动式建筑目前的推广难度主要在于各地方政策的限价影响。比如被动房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把墙壁的保温板做厚,占地面积难免受到损失,对于购房者而言就会影响得房率,尤其在一些大城市,得房率的降低比花在被动式建筑的成本要高很多,这样就会导致很多人无法接受。同时,对于开发商而言,做被动式建筑的成本更高,限价之下,开发商自然就不愿意额外花心思了。”

事实上,随着经济的转型升级和人们居住需求的持续提高,被动式建筑的应用早已深入到三四线城市,而存量时代的到来,又为被动式建筑的应用增加了更多想象空间。陈栋梁表示,“随着房地产存量时代的到来,被动式建筑的应用将涉足除住宅以外的养老、租赁、办公、教育甚至极度气温环境等多种领域。同时,在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加深下,被动式建筑在三四线城市必将大有可为。”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京财时报(www.jingcsb.com)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联系邮箱:xinxifankuui@163.com

热文推荐

首页 | 新闻 | 财经 | 房产 | 娱乐 | 旅游 | 时尚 | 生活 | 科技 | 健康 | 汽车 | 教育 | 今日北京 | 电子报

Copyright © 2008-2016 备案号:京ICP备09109218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90845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20080118
关于同意京财时报设立互联网站并提供新闻信息服务的批复

友情链接: 大粤日报 时尚周刊 京晨晚报 投资观察界 新讯网 西北商报网 万亿财富网 中国投资界 新尧网 中国证券期货 广东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