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面对一个个慕名而来的患者,南京太乙堂中医院名誉院长、国内中医肿瘤名家戴春海动情地说道:“现在肿瘤患者越来越,我当然不可能医治所有的患者,但我愿意用自己的仁术,毕生为患者服务。”
勤求古训,博采众长
戴春海是幸运的。
因为他从湖南中医学院一毕业,就被分配到一家知名医院,跟随一名当地的名老中医学习中医临床工作。
当老中医把自己平生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戴春海后,他这样对戴春海说道:
“世上最高的山有多高?珠穆朗玛峰不超过一万米;最深的海有多深?马里亚纳海沟才过万米。但中医却难以穷尽,莫测高深。多少人穷其一生,孜孜以求,但他对中医的领悟与把握,可能不过是以蠡测海而已。我不能再给你什么了,你今后记住要向二个老师学:一是向中医古籍学,要勤求古训;一是向同道学,要不耻下问,因为每个人都有可能是你的老师。”
戴春海牢记恩师的教诲,工作之余,刻苦研读所能搜罗到的一切医书,挖掘整理各种古方名方,并结合临床实践加以验证、补充;又虚心向同道求教,每闻奇方、偏方,必要抄录,并用心揣摩、实验、应用,因此医道日益精进,在中医肿瘤和疑难病治疗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路。
“恩师的教诲,让我受益终生。所有有志于中医的人,都应遵循这一训诲。”
在成为中医肿瘤名家后,戴春海多次这样感慨叹道。
审证求因,分型论治
一名60多岁、大量咯血的肺癌患者慕名找到戴春海,说:“我只相信你。你如果治不好我,我就不治了。”
戴春海安慰他说:“你先服6剂中药看看吧。”
结果服完中药后,患者咯血明显减少。之后戴春海以该方为基础,根据患者症状变化,予以适当的加减。一年后,患者病情稳定,状况良好。
戴春海为什么只用6剂药,就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这,应归功于他“审证求因,分型论治”法则。
“中医不审症求因,不寻根溯源,怎么会有确凿的效果呢?”
戴春海常常这样说。
某女士经胃镜检查、病理切片后诊断为胃癌,放化疗后效果不佳,多方辗转找到戴春海主任。戴春海予以分阶段辨证施治,先调肝补肾,扶持正气;待其机体功能恢复后,再行祛邪,就是化痰散结;最后再施以健脾化湿。6个月后,患者在进行胃镜复查时,发现病灶消失了!
这,还是要归功于戴春海主任的”审证求因,分型论治”法则。
从医40多年,戴春海主任每次接诊时,总是在详细了解患者症状后,再调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来分析、归纳出病因,最后才遣方用药,并因对症治疗而屡获佳效。
善用简方,法度精严
中医用药,有二个流派。一派配伍精当,药品繁多,所用处方因而被誉为“雍容华贵”之医方;一派则主张用药以简、省、便、廉为主,不主张用贵重药,不喜欢用很多药来堆方子,而且提倡经方、时方并用,追求用小药治大病。
戴春海走的是简方的路子。他用药的另一个特点,是善于把历代中医典籍中的方剂参合应用,其对经方、时方使用,有深刻的体会和独特的造诣,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不管是治疗肺癌、肠癌、胃癌、乳腺癌、卵巢癌、鼻咽癌、食管癌、肝癌、膀胱癌、甲状腺癌等恶性肿瘤,是肿瘤手术和放化疗后的预防复发、转移,还是在缓解调治癌性疼痛以及肿瘤放、化疗期间中药增效解毒方面,戴春海对经方的使用,都到了一种收放自主、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戴春海的方子简单,但管用,疗效明显、确凿。
“疗效好,费用低”是戴春海医治过的患者的共同感受。
苦心孤诣,臻于至善
癌症既然是在人体强大的免疫系统受损后产生的,那么出现癌症后,是不是可以通过调理人体内环境,来控制病情、防止癌细胞转移与复发?
从中医的角度说,这是可行的。
正像西医在消灭肿瘤细胞的强度和速度上远远超过中医一样,中医在调整平衡、扶正祛邪,提升人体抗病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方面,也是西医望尘莫及的。
因为中医的特色是:重视宏观和整体,重视恢复平衡,重造肿瘤与患者机体改造。
那么,怎样才能在已有的基础上,在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功能、预防肿瘤细胞复发上,取得更好的效果呢?
戴春海主任在参阅大量中医典籍,借鉴众多抗癌古方、名方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在药方的配伍上做了大胆而又谨慎的调整,形成了以扶正祛邪为特色的抗癌消瘤的新思路。
新思路疗效如何?
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能否让那些因复发而绝望的患者,看到希望?
临床结果告诉戴春海:他,成功了!
他通过使用扶助正气、培植本元、治疗虚损不足的扶正培本药材,在补足患者正气之后再行攻瘤的思路,达到了中医治疗肿瘤的最高境界:扶正而不恋邪、邪而不伤正!
这一创新性思路解决了传统疗法导致肿瘤转移与复发的难题,是中医药肿瘤治疗史上的一次重大提高和可喜突破。
苦心孤诣,臻于至善。戴春海,走了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或者说,他在前人走过的路上,另辟蹊径。
不求医尽天下病,但愿毕生施仁术
从医数十年来,戴春海主任遵循恩师嘱托,精勤探索、不耻下问、遍求古方并加以验证补充,终于成了国内中医肿瘤名家。
一个个患者,慕名而来——来到坐落于南京紫金出下瑞金路27号的江苏省国医馆•太乙堂中医院。
一个个患者,又在向戴春海主任道谢之后,欢喜而去。
“不求医尽天下病,但愿毕生施仁术。”
对于逐年上升的肿瘤发病率,年近古稀的戴春海,这样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