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部位于波士顿的贝恩咨询公司最近公布了一项出人意料的调查数据,近60%的美国银行客户愿意尝试科技公司推出的金融产品。年轻受访者的兴趣尤其高。年龄在18岁到34岁的受访者中,约73%的人表示会尝试科技公司的信用卡、存款账户、投资、抵押贷款等服务。这个调查结果让银行业又多了一个应该警惕亚马逊等科技大佬的理由。
“大型科技公司涉足美国零售银行业只是时间问题。银行与科技公司终将展开一场适者生存之战,为进入市场他们还会展开一些出人意料的合作。”贝恩咨询合伙人、上述调查报告的合著者杰拉德·杜·托伊特补充说道:“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科技金融服务在中国早就实现了,人们通过微信、支付宝等手段进行大量银行业务操作已经十分普遍。”
贝恩咨询这项对22个国家133171人的调查研究显示,在中国和印度,超过80%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尝试科技公司的新金融服务,接受率比排名最低的法国高出一倍多。
这要得益于科技公司的迅速崛起,当今全球市值最高的7家公司全部为科技公司。那些曾经不可一世的能源公司、金融公司并不心甘情愿地让出位子。这还不算完,传统银行业面临的冲击已经到来,能源公司受电动汽车行业的影响,未来的冲击也不会小。马云不止一次表达过这个观点,未来,数字是比石油更重要的资源。
事实上不只是移动支付或者其他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业务,就算是更为传统的打车、快递、旅行、亲子等各行各业都在受益于科技企业的发展而重新焕发了生机。
就在科技企业不断“越界”进入传统领域的时候,总会有人会说:这是在玩火,这是在盲目扩张,这是给资本市场讲故事、造概念,这是骗投资,这是拔苗助长……
这种评论也不无道理,在过去的10多年里,确实有一些科技公司打着各种旗号开发布会、玩概念、追风口、等接盘侠……今天还是个视频公司,明天就可以变成影视公司,后天就可以造汽车了。他们的业务不是自然生长出来的,而是人为制造,公司需要什么故事就讲什么故事,需要什么业务就开展什么业务。这种公司被媒体和行业称为PPT公司。这种公司,往往活不长久,风风光光三五年,风头一变就倒下了,再也起不来。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应该如何辨别一家正在不断壮大的公司到底是PPT公司还是未来的大鳄呢?
最近一个月总有读者在后台问我为什么每篇文章的封面图片都是北欧麋鹿?没什么特殊原因,单纯就是喜欢,尤其是那对鹿角,极具向上生长的美感,那种形状所展现出来的生命力看起来又自然、又有力量,由内而外,自然而然。
我看公司也是这样,公司具体业务好不好另说,公司的战略布局好不好,出发点很重要。那种PPT公司的出发点只有一个,做大盘子给资本市场看。而真正想做百年老店的正经企业,更多思考的是这个业务能不能给用户提供价值。一个是眼睛向上看,看资本市场的眼色行事,一个是向下看,看用户的需求行事。这有本质的区别。
气质就是这样一种奇怪的物质,由内而外的流露出来,是任何名牌貂皮大衣和天价腕表所不能掩盖和体现的。久而久之,公司的气质就这样展现出分别来。
举例来说,阿里巴巴从最早的B2B到后来的C2C淘宝,再到B2C天猫,期间还进军了看起来与电商并不太相干的金融领域——支付宝。这一路走来,看多和看空的人几乎一样多,尤其支付宝,当初看空的人很多,没有任何金融基因和人才,就要干互联网支付,这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但是,马云不干不行啊,淘宝需要支付宝,不解决在线支付的问题,淘宝是活不下来的。所以,硬着头皮,支付宝上线了。这就是用户需求倒逼的真实生长的例子。
腾讯也一样,从QQ到游戏,看似也不太相干,但是,QQ的无敌关系链给了游戏最肥沃的滋养和流量,而游戏反过来又给了QQ巨大的现金流,再到后来的微信,如果不是游戏这个现金牛的强大支撑是万万做不起来的。微信支付就更是如此了,不离手的智能手机以及每天必开的微信,已经融入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而支付也是每天必备的行为,用微信支付,就成了自然而然的用户需求。你说这是腾讯要对抗阿里支付宝?那都是瞎扯,没有支付宝,微信支付照样会有。本质上来讲,支付是微信的应有之意,是微信发展到一定程度而自然生长出来的业务。一句话,用户需要。
当然,这么说的话,一定有人说这是事后诸葛亮。那我们就说个事前的。
最近几年来,关于美团以及美团点评的争议和讨论一直都存在,有人说王兴的美团什么业务都干了,四处树敌,有人说他盲目扩张,“用高难度的经营复杂度防御对手”。的确,美团从团购起家,不断转型到现在,运营越来越重,业务越来越多,成立七年,业务横跨团购、外卖、酒店、旅游、民宿、电影、到店综合、生鲜、打车。各条业务线悉数开战,劲敌大到阿里,中至携程、滴滴,小到饿了么。另据《财经》报道,美团地图、共享汽车和无人驾驶也在孵化中。
这么看,美团是不是盲目夸张呢?表面看是,实则不然。
首先,美团当年如果不从团购转型,结局就会成为团购鼻祖groupon,至今市值不过30亿美元而已。转型是为了更好的求生,这就像是任何一株植物,向着有阳光和水分的方向生长。
其次,押宝外卖,的确很烧钱,但是,这是为了让用户“吃得更好,活得更好”的应有之意,无论是到店消费还是在家叫外卖,对于用户来讲这不是两个领域,也不应该是两个公司提供服务,同一个APP解决吃饭的问题,这就是用户最基本的需求。你非要让用户到店用餐的时候用大众点评或者美团,在家叫餐的时候用饿了么或者百度外卖,这不科学。
再者,至于酒旅、打车等等业务也是一样。吃喝玩乐一条龙、一站式解决,这本身就是最经济的一种生产方式。别的不说,你总不能让用户手机里装上几百个APP吧,吃饭用这个APP,吃完饭看个电影用那个APP,看完电影打个车再换一个APP……
所以,说到最后,至于美团地图和共享汽车、无人驾驶之类的,要不要进?如何进?这只是一个策略问题,而不是应该犹豫的战略问题。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哪个与无人驾驶汽车有直接关联?不是照样都在涉及吗?因为用户需求在这里,这是科技公司的命根子,奉用户需求为圭臬。
也正因如此,科技公司的触角才能如此肆意地自然生长,抵达了那些曾经封闭而垄断的角落,带去了无限生机。
今天,我们不得不感谢科技公司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不只是生活上的便利,更多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用户受到如此重视和尊重。美团的存在,在满足用户“吃得更好、活得更好”的宗旨之外,也让大到阿里,中到携程、滴滴,小到饿了么的这些公司时刻不敢放松对于用户的重视和尊重。这是美团另一种无可替代的价值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