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的,刚刚晋升为搜狐技术总监的许朝军听到了web2.0的概念,并且将他与自己早年做社区的经验结合,兴冲冲的跑去给张朝阳讲述自己对于六度空间理论的概念,并怂恿张朝阳开始做web2.0的产品,然而已经在门户上赚到钱的张朝阳对于这样一款没有成熟盈利的产品基本无感。被泼了一头冷水的许朝军又去找自己的老领导陈一舟,两个人一拍即合,许朝军迅速的转头到老领导陈一舟的千橡集团,并开始肩负起校内网的发展大旗,许朝军的带领下,校内网四年内成长为当时国内最大的SNS社区。
图:早期的校内网
在此之前,许朝军和陈一舟还一起做过一个年轻人社区Chinaren。1997年的时候,陈一舟刚从美国融资400万美元,准备建设网站。许朝军恰好擅长动态网页,陈一舟于是付给许朝军1.5万元月薪,此后,许朝军跟随陈一舟开启了人生第一次创业,做青年社区平台ChinaRen。
2000年,因互联网泡沫肆起,在耗资1000多万美元后,陈一舟把ChinaRen卖给了搜狐,许朝军也就是这样进入的搜狐。
“爱搞投资,但对产品的敏感不太够”,一人人公司员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候表示,“校内网之前主要针对的是大学生用户,但陈一舟觉得大学生消费能力弱,想吸纳更多的用户,于是把‘校内’改成‘人人’,但效果反而适得其反”。
从ChinaRen到人人,陈一舟两次抓住年轻人群体,而这个群体是后来无数社交媒体试图靠拢的概念,一旦沾边,股价能够起死回生,甚至是单独IPO,但陈一舟轻易地抽身了。
微博有段时间几乎死去,但从2016年开始活过来,就是因为抓住了年轻人,微博自己提供的数据显示,2106年贡献微博增长的主要群体是年轻群体和三四线城市用户,18—30岁年轻用户群,已经占到了整个平台月活用户的将近80%。
而QQ能够在微信的围剿之下还活得好好的原因也是因为这个群体。
而在海外,Snapchat能够单独上市也是因为抓住了年轻用户,从而让facebook惴惴不安。
陈一舟太聪明,看得到一个又一个的新机会,他很少在低迷的业务里面苦熬,一旦业务陷入低谷,就立即抽身,把之前的业务一笔勾销。
他先卖掉ChinaRen,在去年人人网转型为直播平台,产品经理干掉了时间轴这个最后能让大家怀念的东西——这也代表陈一舟和社交业务的再见。
图:转型后的人人直播平台
微博苦熬过,又活了过来,陈一舟极少苦熬,他说,“人人翻盘是场打不赢的仗”。
在2016年年底,他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候说,“2011年到2012年那段时间我们还是挺焦虑的,人人刚上市有业绩压力,同时抵御微博、微信的进攻,公司还要转型无线拿移动互联网船票。
一年之后,我想明白这个仗就不应该由我们来打,这是一场不可能打赢的战争。判断的依据就是网络效应,微信的用户数比你大十倍,根据网络效应,我们建立的壁垒,只有腾讯的百分之一,怎么打也很难赢。这时候当然要思考未来,寻找新的价值点”。
陈一舟太聪明,他不会去打百分之一赢率的战,出售、寻找新业务、再出售、再转型。
而对于他转型做其它业务,他说,过去10年,除了Facebook放眼全球没什么纯互联网巨头公司出来,即使是Uber也是把互联网作为工具,本质是在改造传统行业提高效率,所以他做互联网金融和直播。
但他不够狠,做成一个好公司靠的是苦熬,陈一舟不是映客的奉佑生,他也不是趣店的罗敏,在他眼里大概是犯不着苦熬。
科技记者们少有人不喜欢陈一舟,他对外人十分随和,没有任何架子,思路清晰,在采访中有说服记者的逻辑能力。
就像那篇《我挺怀念那个2008年的人人网》中写的,人人网当时向各个阶层的孩子展示了一个复杂的社会:
清北的学生在努力的申请者常青藤的offer,而985的学生们在努力的争取着交换的机会,力求睁眼看一看世界,而普普通通的二三本学生也在努力的展示着自己精彩的大学生活。很多人第一次知道了欧美名校的牛逼后开始手足无措,更多的人开始明确的报托福考GRE立志了出国读研的梦想,原本因为中国社会阶层分级而逐渐被割裂开来的青年学生第一次如此亲密的接触了起来,一个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能够细致的近距离的看到一个常青藤名校的同龄人是怎样生活的,这带给大家的除了震撼和思考之外就是混乱。
我们也怀念人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