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正是有硬核联盟成功的先例,才让十大手机厂商下决心联手发布此次“快应用”标准。不过,尽管声势浩大,“快应用”想要夺回用户的心依旧充满挑战。
首先,这个联盟到底可不可靠?这十家企业因为共同的对手走到了一起,但是微信为了推动小程序发展,可以毫无保留的投入大量财力、人力、物力。在这样的投入面前,这几家平日里互相diss的企业能否真正的做到同仇敌忾?对抗过程中的成本承担以及收益的分成这些因素,都具有不确定性。
其次,从产品层面来看,此次的“快应用”并没有摆脱小程序固有局限性,仍然跟原生应用之间差距明显。虽然目前小程序日益完善,但是功能性、流畅度等方面相较原生应用仍有较大差距,并且不太适合较大的应用。加之现有“快应用”的生态相比微信小程序显然不够成熟,现在很多微信小程序都是依托微信生态进行的,例如电商和金融小程序很大程度上都是依赖微信支付。并且微信拥有现成的账号体系,而快应用并没有完善的账号体系。
再次,微信拥有明显的社交优势,这也是小程序的最大依仗。社交可以创建出无数场景和入口,而微信正是连接这些场景的工具。
最后,未来线下市场快应用同样没有用户基础。此次快应用的手机厂商均为安卓厂商,这也就意味着他们比微信天生就要少几亿iPhone用户。此外,随着移动互联网进入下半场,线下市场已经成为所有企业的重要目标。而微信此前已经投入大量的成本,做好了线下市场的铺垫,最典型的就的例子就是微信支付。
因此,随着小程序用户的增多,我们在线下应用场景中不仅会看到到处都有的微信二维码、支付码,也会看到越来越多的小程序码。虽然手机厂商们同样拥有强大的地推能力,但是相比微信的全能(不仅仅拥有小程序),手机厂商们力推的“快应用”似乎单薄了点。
【结束语】
小程序最终目标可能是成为一个新的App Store,从而全面占领用户的桌面,将用户完全纳入到自己的生态闭环中。这个梦想现在看来还有一定难度,最终能否实现难下断言。而手机厂商们此次以快应用结成联盟,十大门派围攻光明顶,声势足够了,但想要击败微信小程序恐怕仍是困难重重。
毕竟,联盟缺少盟主,也很难有真正意义上的盟主。最终的结果,可能依旧摆脱不了各家当年单打独斗时的尴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