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财时报

掉进P2P漩涡,小米“爆雷”,雷军“甩雷”?

http://www.jingcsb.com/ 来源: 歪道道 发布时间:2018-07-26 10:30:01

小米上市、股价逆涨,雷军发文称“厚道的人运气不会太差”,然而不到一个月,自认厚道的小米却对米粉做了一件极为不厚道的事。

近日有米粉在网上纷纷求助,称购买了小米推广的多家P2P平台的理财产品,但直到今年7月还有28个没回款,这里面出问题、提现到不了账的已经有18家,确定爆雷的包括秋田财富、2025、米袋子、小诸葛、靓钱宝、人爱等等。

为此,上千受害者集结在维权群内,可问题尚未解决,这类维权群统一被封,群相册、群文件里截图和录音丢失。

而处在舆论漩涡中的小米沉默长达一个月后终于做出回应,目前正全面清查金融类的应用,同时,还表示应用商店已决定不再收录新增的P2P理财类应用,并保留所有P2P产品App的开发者联系信息和营业执照副本信息,当用户需要时提供必要的支持,及配合公安机关工商执法所需。

但小米所承担的责任仅此而已吗?

小米的错误,是审查疏漏还是参与其中?

从这则迟迟到来的官方回应中可以看出,小米强调的重点有两处:一则,我们第一时间就下线了所有P2P推广广告,并承诺不再收录新增的P2P理财类应用。二则,这只是MIUI商业部门的广告业务,是纯广告,并非外界有人猜测小米是战略合作,还参与P2P平台分成。

简单来讲,小米承认存在审核疏漏,但完全撇开与爆雷P2P平台的更深次关系,可众多米粉显然不能就此平息质疑。

仅就审核问题来讲,小米上市招股书清清楚楚地写着“公司通过应用程序推广知名金融机构的优质理财产品,加强产品筛选程序,确保仅向消费者推广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产品”,而现实是小米推广的P2P平台出现了大面积爆雷,绝非审查失误导致的小概率事件。有网友表示,在投的15个P2P平台中已经爆了11个,另有资深米粉几乎投遍小米推广的P2P,可目前有28个没回款,其中出问题、提现到不了账的已经有18家。

这种概率恐怕不是一句审查疏漏就能解释得了。但米粉最关心的还是小米和这些不合规P2P平台的关系,真如官方回应的那般,是单纯的广告推广吗?

从之前对各类P2P平台的宣传看,小米在这方面可谓是不遗余力,不仅通过“小米运动”App和小米VIP的每日任务大面积投放广告,而且很多项目都标注“会员专享”,好似是小米自己推出的金融产品。这透露出一个问题,与传统互联网广告、信息流广告不同,小米无形之中可能充当了商业背书的角色,因为众多米粉都自认为这是小米所带来的“福利”。

当然构不构成商业背书还是法律说的算,可对粉丝而言,这种广告的诱导性不容置喙。

而且网友爆料,小米与P2P平台的投资关系,也是诱使米粉参与理财的原因之一。据说小米在2015年投了五百万给石头理财,众多米粉因为相信小米的信誉才跟投,结果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高层失联、公司人去楼空,流水只出不进,受害者众多。从贷罗盘所查信息可见,石头理财的天使轮融资正是出自小米。

基于这些事实,外界普遍认为小米并非置身事外。不过即使如此,追责小米的可能性也比较小,律师表示“除非能够证明小米在对这些平台做尽调时,已经明知这些平台有风险、欺诈,为了赚取佣金分成,仍然推广这些平台。除了这种情况之外,很难追究小米的责任”。

或许这正是第三方推广渠道有恃无恐的原因?

甩得了锅,甩不掉的是受损的企业形象

从京东到小米,在这次P2P行业地震中,受此牵连的不只是互联网巨头,还包括为其站台的代言明星,以及影视行业中插广告的利益。

而当众多互金平台接连爆雷,他们所做的统一举动就是撇清关系。收割投资人时共享收益,被投资人追究了该删微博的删微博,该下架广告的下架广告,这似乎是笔稳赚不赔的生意。

前几日,联璧金融崩盘后,斐讯立即发布声明撇清双方关系,而京东也作出解释称,自身只是一个斐讯产品的销售平台,更没有与斐讯相关的联璧金融合作。只是,在0元购的利益链条上,斐讯从一个不知名的品牌跃居京东销量榜榜首,京东则将斐讯打上自营标签,赚取20%的扣点佣金。如今联璧凉了,他们相互甩锅的速度可谓令人咋舌。

更早之前,明星站台也是互金平台提高关注度、吸引投资人的惯用套路。2015年唐嫣、李湘、瞿颖、钟丽缇、胡静五大女神纷纷通过微博为e租宝站台。而次年这家公司被判定为诈骗公司,诈骗资金超过500亿元,对此,明星只不过默默删了微博,再无其它影响。同样,作为互金平台重点广告投放的影视行业,也是深谙自保法则。

因此,只要互联网金融的利益链还在,即使这一批P2P倒下,还会有新的一批起来,而利益之内、责任之外的第三方就永久有立足之地。认清楚这一点,如果投资人再以为京东、小米等企业能够代表公信力,那只能说是愚蠢了。

不过撇清关系或许只是表面,对于投资人来讲,若是他们不认同,长远的影响在于企业声誉,尤其是小米这种以米粉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说不定会埋下一个隐患,从内部腐蚀用户基于信任对公司形成的凝聚力。

小米以互联网企业的定位上市,但难以支持其定位的是羸弱的互联网服务营收,其招股书显示,互联网服务对公司营收的贡献比例在近三年始终没有超过10%。从这个角度来看,小米依靠用户驱动互联网服务是最切实可行的路线,然而这个时候P2P爆雷所表现出的公司审查疏漏或是疑似利益纠葛,实则动摇了米粉对小米的信任。

更何况,在小米平台上具有理财意识、能承担一定风险的用户,皆是消费能力较强的一部分群体,他们的流失或许才是小米最大的损失。

小米公式:利益>风险>用户?

这场P2P风波中,京东、小米究竟扮演何种角色,已经无关最后的责任认定,但更深刻的问题在于公司在风险和利益之间抉择时将用户置于何处。

今年618期间,斐讯对外宣称其总销售额破7.1亿,其中在京东平台总销售额破4.6亿元,占斐讯总销售额的65%左右。另根据斐讯公开数据,2018年上半年总销售收入超80亿,若按照65%的比例、京东自营平均20%的扣点佣金计算,京东2018年上半年获得收益最高可超过10亿。

斐讯的成功得益于0元购,而京东受益于斐讯销量暴增,如果说京东没有了解到0元购模式背后潜藏的极大风险,显然不切实际。但即使如此,在三方共赢的基础上,京东选择性地忽视了可能带来的风险,本质上其实是一种对用户的不负责任。

小米则更为严重,即便只追究审查责任,公司形同虚设的审查机制也侧面暴露出核心问题,即商业化压力。一份来自《证券日报》的统计显示,团贷网、ppmoney、人人贷、有利网等8家平台,2016年的销售费用都在亿元以上,其中宜信惠民的销售费用更是高达18亿元。

互联网金融平台越发重视营销,能够引流的渠道便深受其益。为此,小米甚至不惜在损害公司声誉的风险上,为其推广的P2P平台提供疑似信任背书,又或者说纵容它们借用小米公司的形象诱使用户。据一位损失严重的米粉讲述,“我最开始不放心,打电话给理财平台客服,客服还反问,你还信不过小米吗,那么大的公司?”

当现有利益超出潜在风险,而企业风险又远远低于用户风险时,我们看到小米、京东甚至所有相关方,默认的选择可能都是利益,这或许就是在商言商的残酷。

尤其是互金行业始终都无法摆脱欺诈跑路的恶名,这不只是因为经济压力下,投机贪婪的心理情绪在助长,更关键的是政策导向的不确定以及敏感的监管环境,反而催生了各色各样的骗局,在这其中,有些互联网公司难免有所牵扯。

可在整个互联网经济普遍强调用户至上的观念下,这种伤及用户利益的做法,能够持续多久呢?

虽说小米这次回应公众是慢了一拍,但其限制舆论发酵的动作可谓是迅雷不及掩耳,可不担责不代表相安无事,当越来越多的米粉强忍住冲动,想把买来的产品扔进垃圾桶,莫不是另一种损失,而对其它公司来讲,这也是一个教训。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京财时报(www.jingcsb.com)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联系邮箱:xinxifankuui@163.com

热文推荐

首页 | 新闻 | 财经 | 房产 | 娱乐 | 旅游 | 时尚 | 生活 | 科技 | 健康 | 汽车 | 教育 | 今日北京 | 电子报

Copyright © 2008-2016 备案号:京ICP备09109218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90845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20080118
关于同意京财时报设立互联网站并提供新闻信息服务的批复

友情链接: 大粤日报 时尚周刊 京晨晚报 投资观察界 新讯网 西北商报网 万亿财富网 中国投资界 新尧网 中国证券期货 广东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