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百度公布2018年Q2财报,第二季度百度营收26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净利润64亿元,同比增长45%。百度 在移动端主打的旗舰产品百度App在今年6月份的日活达1.48亿,同比增长17%,用户时长同比增长30%,信息流视频内容同比增长270%。
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表示,“通过AI驱动的变现能力,以及信息流业务流量和商业化增长的良好势头,我们的搜索业务增长的显著,百度二季度表现依然强劲。”可见,信息流已经成为百度存量的搜索业务与增量的AI战略之间有效衔接点。如今,1.48亿日活(峰值突破1.5亿)的量级让百度App成为信息流大军中的超级巨头,让亮眼的财报显得底气十足。
而实现反超登顶的任务,从2016年下半年上线信息流到现在,百度用了不足两年时间,为何百度能在信息流大战中后发先至,需要进行系统复盘,在“一超多强”的信息流市场新格局下,接下来新变量因素在哪里?在所谓的“信息流后战国时代”,百度能否继续守擂?
一、信息流平台从“战国时代”进入“后战国时代”
国内信息流业务从2012年到如今已经有6年光景,信息流模式的确提升了阅读资讯和分发内容的效率,并为用户的活跃度和时长为广告变现创造了条件,因此很多公司加入到了信息流浪潮之中,由此形成“信息流的战国时代”。
1.浏览器派:UC、QQ浏览器、360浏览器、opera等均在首页上线信息流;
2.门户派:网易新闻、搜狐新闻、新浪看点、凤凰及一点资讯等纷纷进行信息流改版,推崇算法取代编辑运营;
3.工具派:猎豹清理大师、万能WiFi钥匙、360安全大师、豌豆荚等均把信息流业务作为流量变现的途径;
4.搜索派:百度于2016年下半年在移动端首页全面上线信息流后,360搜索、搜狗搜索等也顺应大势上线信息流业务;
5.社媒派:微博、脉脉信息流内容,以及QQ看点、微信“看一看”等。
信息流业务看似门槛不高,但是长跑却考虑各家的综合实力,比如:用户流量足够的大,能够消化掉海量内容;构建起完整的内容生态体系,尤其是原创产出作者团队;算法推荐技术实力强,可提升分发效率;除了图文外,短视频、直播、网络视频平台富媒体内容齐全;强大的广告资源及BD团队等等。
当互联网巨头都在做信息流时,头条的先发的“天时”优势就逐渐丧失,尤其是百度转型做信息流之后,搜索比资讯、娱乐流量更大的刚需入口,再加上此前百度搜索大数据丰富了算法推荐的精准度,在内容体验上有了升级;迫使头条去做了社交推荐的微头条,并着重做短视频业务。
百度App把搜索引擎与兴趣引擎结合,形成“有事搜一搜,没事看一看”的特色,据2018年Q2财报显示,百度搜索结果首条直接满足需求比例达37%,搜索结果中有38%来自熊掌号优质内容,同时超过1/6的搜索PV都覆盖高质量的视频结果,可见百度引入信息流业务于搜索来说是焕发新生。
笔者作为深度信息流用户,在坚持在百度App上刷科技内容到现在之后,我的个性化首页推荐已越来越精准了,几乎不用点开其他多个垂直App就能及时获取最新资讯。今年上半年,百家号与人民号之间打通是科技圈内大事,这样的优势资源的确是其他信息流所不具备的。
如今,百度稳坐“一超”头把交椅,“多强”梯队除了有占据“天时”的头条,还享尽“地利”优势的微博等等,但信息流战国时代显然结束,接下来变局正在展开......
二、信息流+小程序的化学反应
信息流连接的是图文、短视频等“内容生态”,争抢更多是内容流利红利;而风口正劲的小程序连接的是“产品生态”,前者变现的模式无非就是信息流广告,后者有着更广阔的战略价值,可以说,谁为小程序搭建起了流量平台,谁就是移动互联网终极的OS(操作平台)。
只有处在移动互联网金字塔顶端的BAT才有希望能在“母App”,即在百度App、支付宝、微信中构建起自身的小程序产品生态,但这三家的逻辑还是有明显区别的。
微信是发力冲击所谓的“微信互联网”,再次掀起类似开公众号那样的“去中心化生态”;而阿里则是担心小程序电商崛起冲击到阿里主营业务,顺便借助小程序为新零售提供产品载体;只有百度是成为移动端流量最大的信息流平台之后,才水到渠成做小程序平台。
目前微信做小程序总是要避免与公众号的内容场景发生冲突,微信小程序的阅读氛围也很难起来,按照张小龙“压根就不知道什么是小程序”的脾气,小程序的入口自然很难出现在微信内容之中。而在百度,从信息流过渡到AI亟需产品生态汇入,百度智能小程序顺理成章成为今年百度AI开发者大会的主推亮点。
最早的小程序鼻祖是百度推出的轻应用,由于当时还处在App开发热之中,轻应用太过于超前;根据QM数据,如今的移动互联网共有406万个App,但用户只需要35个App就能够满足绝大多数需要了,意味着绝大多数产品都需要以小程序方式在超级App之中“再孵化”以求生。
当前摆在开发者和创业者面前的选择变成了:左手微信小程序,右手百度智能小程序;一个封闭化社交流量,一个开放化的搜索+信息流全域流量。
而在信息流之中刷出小程序是种什么体验?
对用户来说,可以在首页中刷到小程序满足多元化需求比如购物、游戏、娱乐、阅读等分别有效程序来承载,而百度的百家号、熊掌号未来除了有机构媒体、自媒体以外,还将有更多开发者汇入进来。对企业广告主来说,以往投放信息流广告落地页往往是引导官网或应用商城下载App,接下来以小程序作为产品分销渠道,转化率更高。
因此在“信息流的后战国时代”,接下来重点是把信息流与小程序之间的用户体验衔接在一起深入发掘流量红利。如今,小程序在生活服务、移动购物、旅游出行、手机游戏、移动视频领域快速追赶App的用户时长,因而,在信息流超级App“百度App”引入小程序,于百度与微信的小程序平台之争是关键变量,将重新定义信息流的玩法。
三、信息流平台的新战场:小程序开放化、智能化
信息流必须要在开放化流量平台之中才能兴起,这也是为什么主打封闭化社交关系链及私域流量的微信错过信息流红利的原因。当前头条在内容链接度尚可,但在产品链接上的确相对于百度弱势很多,毕竟企业最看重的官网还是得靠百度这个搜索入口。
百度今年5月份下旬计划推出百度智能小程序时,笔者当时第一直觉是有可能改变信息流玩法,让信息流真正成为不只是做资讯“杀时间”沉浸其中贡献源源不断的数据,还能为用户“省时间”提升满足需求的效率。7月4日,百度智能小程序正式发布了之后,小程序呈现在信息流之中,并针对特定需求“千人千面”进行场景化分发。
信息流与小程序本身都离不开开放化与智能化,二者基因相似性能完美契合。
在开放化维度上,信息流崛起的“社会经济基础”破除了移动互联网的“孤岛效益”,特别是微信公众号的彼此隔绝状态使得用户流量之间无法高效流通,信息流成为逐渐成为内容呈现主流,连公众号也改版成为类似Feed流以提升阅读效率,但依然还停留在改良阶段。
而小程序平台试图进一步打破的是App产品之间的孤岛效益,让应用能够在统一的流量平台下获得平台推荐的流量,而不是像以往自己独立去承担技术、产品开发、运营等所有事项,这样的重复建设浪费了大量资源。但是我们要知道,小程序的流量封闭化运营有可能重蹈覆辙,因而只有真正开放化信息流平台才能彻底打破小程序之间的孤岛效应,实现粉丝与流量的流动。
在智能化维度上,信息流的分发效率取决于算法推荐技术和用户大数据丰富程度。信息流体验好不好还得看系统推荐的准不准,说到底取决于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算法的聪明程度。
阿星认为,AI本质就是“机器更懂人”,信息流是AI的一个应用场景,信息流的沉浸式阅读体验是为了让“百度大脑”更好了解人,这是为什么百度信息流能够后发先至成为信息流霸主的技术层面的原因。
小程序是比信息流应用场景更多元的人工智能产品载体,目前百度智能小程序已接近原生App的用户体验,还另外支持智能语音搜索小程序、智能图像和人脸识别等AI技术和能力,并且能为开发者提供大数据分析能力、精细化运营后台,以及可扩展的API接口。
只有平台开始用人工智能来赋能小程序开发者,小程序才能真正摆脱App的光环做到体验的真正差异化。
结语
信息流大战由“诸强并立”到“一超多强”仅仅只是上半场,除了在内容生态以外,信息流还有更大的潜力,小程序属于本土互联网的产品创新,而百度智能小程序与信息流契合更是的一项闪耀着天才光芒的“原创”,只有信息流与智能小程序之间彻底打通的平台,才有可能真正带领信息流实现战国之后的“大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