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响铃
互联网似乎对离经叛道者总是多一分关注,吃瓜心态随着时间的推进越来越浓烈。
其中,今日头条成了“看热闹”时代最佳的“演员”之一,供看客消遣:其母公司字节跳动一个融资传闻从8月炒到了10月,即便是媒体通过信源确认这轮融资已经结束,字节跳动方面仍然“不予置评”,留下舆论遐想空间。
讳莫如深,750亿美元的高估值却不愿意多谈,今日头条这次的融资事件可能不是投钱占股那么简单的事,还有着一些外人看不透的迷雾。
750亿美元估值,一场迷局
雷布斯折戟港股估值的事还历历在目,今日头条这会儿就来了个“要多少有多少”,媒体报道今日头条8月份启动融资时就是按750亿美元操作,最终一分不多一分不少完成估值目的,看来资本与今日头条十分地默契。
不过,这其中也有些令人费解的地方。
首先是融资额。
此前市场传闻融资额高达40亿美元,一位“接近交易的投资人”对此言之凿凿“40亿美元的概率很大”。而最终结果出来后,这个数字只有25亿美元,比具备可信度、至少不是空穴来风的40亿美元少了整整40%,如果说一般融资会在过程中根据市场反应进行动态调整,那今日头条这个调整也未免有点太大了。
其次是融资比例。
25美元只占到750亿美元庞大估值的区区3%,这3%还要给软银、春华、KKR等被“知情人士”披露的领投方、参投方所瓜分,最终到手的恐怕不太够看。一家估值这么高的企业,拿这么点融资显得有些怪异,理论上,如果“生意做得好”,自己随便也能拿出不少现金,超小比例融资的意义让人看不懂。
当然,一些时候融资本身的意义不在于钱,而有着相互合作、参与度、仪式感等目的,证明自己的存在和发展进程,“意思一下”。只不过与字节跳动类似,参与投资的几方也回绝了对融资的正面回应,似乎不愿意多谈。
事实上,这场融资结束的档口,正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定性的时候:国家版权局对现代快报起诉胜今日头条表态,认为“是一个很好的判例”。虽然只赔了10万,但这可能是今日头条今后数之不尽麻烦的开始。
在这个时候,今日头条抛出750亿美元估值,同时资本却缩量、缩占股比例,令人看不清真相。
铁打的BAT,流水的“第二级”
若论互联网创业者能有多大雄心,恐怕首要的是要冲击BAT阵营,自己爬到巅峰上,而不是被认为是“新进的后生”。
今日头条的“伟大理想”可能亦是如此,750亿估值如果坐实了,它似乎真的一举进到前三甲,摆脱野蛮生长的创业者形象,真正登上朝堂。在不少吃瓜舆论里,这种论调也甚嚣尘上,毕竟,看热闹不嫌事大。
只不过,让人看不清的估值本身就带有主观臆断性,与股市上的市值经过充分博弈完全不同,这样的估值拿去与市值比明显不在一个频道上,不具参考性。况且,在重重迷雾下,750亿美元能不能坐稳还是一个未知数。
至少目前来看,今日头条明显不足以冲击BAT。
而过去人民群众竖起大拇指赞今日头条不站队BAT的壮举,也随着这次的融资烟消云散。知情人士称,此次资方中包括阿里系的代言人云锋基金,这意味着今日头条的不站队只能是笑谈,最终仍然向BAT屈服。
回过头来看,如果说BAT是铁打的第一级公司,那今日头条无论如何只能算是第二级公司,与之相同命运的还有网易、京东等曾经在真正的市值上差点摸到BAT屁股的公司。虽然最近的时候就差那么一点,但随后差距拉大一去不复返。
第二级的公司们来来回回,确切地说,多数有抱负的都只是在争抢第四名罢了,差一点钻进BAT阵营,最后距离越拉越远,只能说根本上缺乏冲击BAT的资源和能力,也就没有维持高位的持久力。
现在有今日头条、有美团,以后第二级的“流水”还会有更多。
没有自己“优势资源”的今日头条,只能是第二级
BAT雄踞前三的逻辑并不复杂,每个人都有自己赖以生存的优势资源并浇灌整个生态,搜索、社交、电商带来大佬级企业非凡的能量来源。
之所以能成为“铁打的”第一级,优势资源是核心。反言之,任何互联网企业要冲击第一级,必须拿出自己恒定的优势资源,否则估值、市值再高,或只是昙花一现。
而今日头条虽然风头正劲,但缺乏这种优势资源。
长久以来,今日头条怀揣着“资讯类”标签,难以为自己的社交或社区正名,其有流量无粉丝的境况难以改变。
多数人到今日头条诸产品上的目的都是为了简单地获取快资讯,今日头条系产品有着庞大的流量,但奈何总是无法培养自己的“用户”。一个简单的事实是,今日头条内容账号的粉丝数的价值并不如想象中的大,粉丝与内容创作者关联并不紧密,这或导致内容方和使用产品的人对今日头条系产品的忠诚仅限于日常习惯。
这本没什么不对,只要有使用习惯、有大流量,怎么都好说,没用户、没粉丝那都不叫事。只不过,对今日头条这种摆出750亿美元估值的企业来说,保证估值的含金量还是差那么点劲。
流量的价值不如用户大,已经是公认的事实。况且,今日头条连用户时长这个最“骄傲”的东西也出现了疲态,在狂奔突袭中已经增长乏力甚至出现后退。根据QuestMobile的最新研究报告,在总用户时长占有方面,今日头条系产品已经由7月份的9.8%占有率,下降到9月份的9.7%的占有率,虽然只有0.1%的下降率,但其意义和影响却是根本性的,一向标榜高速增长的今日头条系不再向上了,故事的空间还有多少?
如今,今日头条费尽心机、大张旗鼓做电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其大流量的尴尬和商业价值、估值的焦虑。
要想再往上走,在估值上多点含金量,电商这种优势资源明显比一堆流量数字来得靠谱,主要靠信息流打广告挣钱没有讲故事的空间,找不到优势资源的今日头条注定只能在第二级待着。
盛世隐忧,潮起潮落或在一瞬间
从正向看,是往上的冲击力不足,而从负向看,今日头条系还面临诸多不容小觑的风险,体量可观的企业在全盛时期,也可能因为某些事在一瞬间潮起又潮落。
1、 政策风险挥之不去
今日头条式带着原罪上岗的,最初的野蛮生长让今日头条身上有着挥之不去的、与主流价值观和政策导向形成冲突的内容。尽管主观上今日头条在努力整治,但谁也不能保证在巨大商业利益下,内容参与方不会整出什么幺蛾子。
最近,人民网连发评论《让那些“臭脏黑”的自媒体账号没有市场》,《让“没底线”的谣言无法蛊惑人心》,很明显,那些藏在大平台下偷食的所谓的自媒体面临清洗,营销号、低俗自媒体将被击中敲打。
而今日头条系产品不论是图文还是短视频都存在着大量隐患,今日头条9月的自查中一封就是几千的账号。而资本市场最难认可的就是高政策风险的企业,它的兴衰太不可预料。
2、 版权风险是个大坑
由于搬运党的大量存在,不论是图文还是富媒体领域,今日头条对自己的作者们防不胜防,现代快报的事件可能只是冰山一角,藏在下边的版权问题还有一大堆,只是在版权意识还没到位的当下,少有人去挖。
如果版权问题真的爆出来一大堆,今日头条能赔多少个10万?
说白了,这是一个系统性风险,不是单一的、可以短期内解决的风险。好在,这个系统性风险当前还算可以稳住,多数人不会太去追究,毕竟,版权的事,尤其是经过搬运和洗稿的,真的要定性有点麻烦,现代快报就得通过起诉解决。但是,风险始终是风险。
3、 业务风险默默呈现
今日头条的业务风险也挥之不去。
在内容领域,百度的Feed快速增长形成直接对垒,其中,短视频上,被今日头条威胁到生存安全的腾讯更是咬牙切齿,巨头围剿下今日头条生存环境更为艰难。
而阿里虽然投资了今日头条,但肯定无法容忍其“值点”电商的崛起,阿里的目的不过在于相互导流,一个拼多多就把阿里搞得很紧张,今日头条想掀起什么波澜,阿里恐怕不会顾及投资方的身份,况且占股比可能压根没多少。
退一万步,即便没有人来围剿今日头条,张一鸣如此开疆拓土搞电商,在电商机会窗口已经近乎没有、最后一块地被拼多多拿走后,这样的业务多元化本身的风险是不容忽视的,成则罢,不成,电商投入的损失可不是小打小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