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支付全球化步伐加快,以支付宝、财付通为代表的中国支付企业,近年来逐步拓展海外业务。人民日报撰文称,中国支付行业一“码”当先,正在走向世界。
根据易观统计数据,中国移动支付的整体交易规模已经由2013年的1.3万亿元快速增长到2017年的超过109万亿元,行业整体增速连续4年超过100%。
一方面,随着境外游的持续火热,带动了跨境支付行业的海外拓张。境外游客、留学生群体走出去也让移动支付有了更多向外延伸的机会。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游客在出境游上花费为2577亿美元,同年中国游客出境游超过1.3亿人次,在海外支出1150亿美元,中国由此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境游来源地。
另外,得益于跨境电商热潮,快速增长的跨境交易规模为第三方支付带来巨大商机。据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8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达到4.5万亿元,同比增长25%。而数据显示,到2020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额将达到12万亿元,而服务于如此大体量电商交易的正是提供解决方案的第三方支付企业。
而移动支付的大部市场份额,显而易见已被支付宝、微信支付所攻占。跨境交易市场,无论C端还是B端,均可觅得国内支付企业的身影。
布局境外支付,巨头开启抢滩登陆战
易观金融中心资深分析师王蓬勃向蓝鲸TMT分析,长期以来,境外的支付费率明显高于国内,国内支付市场在两大支付巨头的主导下,费率持续走低,目前正常水平在0.38%-0.6%,而部分支付公司为了争夺市场份额甚至做到零费率。相比之下,常见的费率水平在 3%左右,仅仅通过提供支付服务,盈利空间就十分可观。
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薛洪言认为,“我国经济各领域开放度逐步加大,国内外经常账户往来日益增多,国内企业和个人加速‘走出去’,客观上为跨境支付业务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从行业层面看,随着国内移动支付渗透率趋于饱和,以及市场格局固化,拓展跨境业务也被不少支付机构视作新的增长来源。”
此外,长期以来,互联网背景的支付巨头将支付作为打通生态圈的必要手段,支付作为商业的闭环和用户金融行为的第一入口,积累用户的同时为未来的全方位增值服务奠定基础。王蓬勃认为,“基于生态体系的考量”也是支付宝、财付通等巨头支付机构抢夺跨境支付场景的重要因素,毕竟支付端口的流量,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上下游业务的覆盖范围。
因此,无论是支付宝、财付通,还是其它第三方支付企业,对布局出海均不遗余力。两大支付巨头已先后进入东南亚、非洲市场,近一两年,支付宝与微信支付已经在欧美市场开始抢滩登陆。二者在海外也大打营销牌,折扣、免单、退税优惠,不断加大投入。
根据最新数据,支付宝的境外线下支付目前已经覆盖超过40个国家和地区,接入了包括吃喝玩乐、交通出行等领域,数十万家海外各类商户门店。据统计,在海外,支付宝已经服务到全球8.7亿活跃用户。此外,蚂蚁金服已经在“一带一路”沿线9个国家和地区打造出本地版支付宝,包括印度、泰国、菲律宾、印尼、韩国、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中国香港等。
微信支付则紧随其后。财付通方面透露,微信支付目前覆盖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支持13种货币支付,有8亿用户绑定自己的银行卡账户,目前在全球范围拥有大约10亿的用户。
二者在退税服务竞争上尤其激烈。目前支付宝在全球20个国家的80家机场可进行实时退税,其中包括欧洲70多个主流机场以及亚洲四个机场的支持。而财付通推出了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境外实时退税服务——“腾讯退税通”。截至2018年上半年,腾讯退税通已覆盖韩国、德国、芬兰等26个国家和地区,并支持在全球77个机场实时退税。
而看上这块蛋糕的,除了AT,还有百度与京东等互联网大公司。据报道,百度钱包和京东金融等目前也开始入局海外支付市场。7月末,百度宣布与Paypal达成战略协议,二者的合作目标是在中国消费者和境外在线企业之间进行跨境支付,百度的支付平台百度钱包将吸引全球更多商户接入。但目前来看,支付宝和财付通(微信支付)作为跨境支付的主要玩家势头最为猛烈。
本地化艰难,境外合作探生机
尽管支付企业在海外布局的脚步未曾停歇,但可以看到,支付机构“出海”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最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支付机构在跨境市场服务的,仍然还是中国用户。
易观金融中心资深分析师王蓬勃表示,由于不同国家的金融市场成熟度不同,欧美国家金融市场成熟度较高,国内支付机构面临巨大竞争压力,尤其成熟市场培育出的用户黏性更大,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国内支付机构在海外运营的难度。此外,防范欺诈和洗钱风险也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因此,许多支付公司通过在当地注册公司申请当地金融支付牌照,来实现全球卖全球买的合规资金链路。以微信支付为例,除了中国大陆,微信支付目前只在中国香港和马来西亚通过获得本地牌照从而有提供本地数字钱包服务。
连连支付是走本地牌照路径的典型。连连支付方面透露,他们一直在“下大力气”进行本地化牌照申请,在国内有跨境支付业务试点,在境外则获得了美国、英国、香港等地支付牌照。但即使拿到多个牌照,连连支付目前也只聚焦收结汇业务,如跨境收款,以及为电商平台搭建支付系统,但连连支付始终没有拓展到利润更高的C端消费支付领域。
此前在获得马来西亚支付牌照时,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表示:“这其实是很难申请的。拿到牌照之后,我们也发现当地很多基础设施还有待建设,有些银行无法提供接口。如果实现不了互联互通,很多进展无法进一步推动。我们已经意识到这方面的重要性,也在推动各个银行间的技术改造。”表决心的背后,难掩困难重重。
“入局海外支付市场的一大困难还在于,国外已有非常固定的金融支付体系和消费习惯”,一位不具名的行业人士称,海外很多国家既有的支付体系较为健全,信用卡支付的消费方式和文化已经根深蒂固。以欧美国家为例,没有银行或卡组织愿意承担大量的储蓄账户网络安全柜面认证服务,以及为第三方平台转账结算,这种给他人做嫁衣的业务,网络支付也就只能依附在信用卡支付体系下。比如,Visa或者Master等外卡组织也有各种方式的网络验证功能,但一般主要用于信用卡,且没有统筹规划而无法统一整合分散的各国市场。
上述人士表示,即使ApplePay也是建构在信用卡体系之下的创新,况且海外已经有成熟的信用支付系统,让他们改变已有的支付习惯和便利很难,与当地牌照机构合作是目前较为可行的切入方式。
以美国为例,想在美国开展移动支付业务,需要在美国31个州分别申请牌照,因为要适应每一个州当地的法律法规,而且美国信用卡高度发达。为此,微信支付就采用跟本土机构合作的方式。2017年5月,微信支付宣布携手CITCON进军美国,但主要仍然针对赴美中国游客。
支付宝跨境支付的策略则是技术复制加牌照合作,以此迅速实现对海外市场的扩张。以印度版支付宝Paytm为例,通过“技术出海+当地合作伙伴”模式,根据印度当地消费和支付习惯改造支付工具,目前Paytm用户量从3年前的3000万提升到了3亿用户。此外,支付宝与微信支付也不断通过海外并购和入股来实现间接地本地化布局。
B端支付机构也纷纷选择了与境外支付机构公司合作的策略。易宝支付方面向记者表示,由于缺少牌照,易宝支付目前主要是与海外受政府监管的持牌的银行或金融机构合作,适应当地法规和监管要求进行海外支付业务的拓展,完成资金合规的清算与结算。
宝付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宝付跨境布局全球战略主要通过与海外支付公司拟定合作计划帮助中国客户走出去,主要将在美国及日本两大目标市场开展跨境支付业务。
支付百科评论员寇向涛告诉记者,“长期来看,移动支付大势所趋,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未来支付必将打通线上线下。在互联互通的场景下,未来支付领域的探索空间还有很大,但短期来看,出于金融安全和支付文化的多重因素,目前支付出海可行的方式只能是通过海外合作推进,国内企业要做的是继续提高合规能力和技术能力,无论是支付巨头还是中小支付机构,扎根具体场景,在未来都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