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财时报

社交电商:新零售兴起与电商落幕的孪生体

http://www.jingcsb.com/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1-23 10:17:31

电商时代的落幕,新零售的方兴未艾都在迫使人们寻找新的发展突破口。相对于传统电商流量转化的复杂与繁琐,以社交为链条的电商逻辑显得愈发简单和直接。于是,我们看到以社交为主要链路的电商模式开始崛起,它以高效、快速、直接的方式不断颠覆着我们对于社交的想象空间。原来,除了为了社交而社交之外,社交还具备诸如电商之类的新功能。

的确,相对于传统电商的平台逻辑,社交电商无疑能够进行更加彻底的去平台化操作,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直接联通,达到直接买卖的目的。当互联网时代的红利落幕,获取流量和流量转化愈加困难的时候,社交电商的简单直接无疑吸引可诸多目光的关注。无论是阿里还是腾讯,他们都在开始进行社交电商领域的布局西盘活日渐沉寂的传统电商市场。拼多多的成功正是腾讯基于社交逻辑重新进行电商探索的突出代表。

当电商的风头被新零售盖过的时候,我们从社交的切入口又寻找到了让电商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的方式和方法。基于个人IP的圈层影响力,用深度赋能的方式进行更加直接的流量转化,社交电商正在用新零售的逻辑让我们重新认识电商,并且让我们知道在新零售的风口之下,原来电商还可以这么玩。

尽管社交电商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对传统电商进行再度去中间化的潜力,但是,如果仅仅只是简单的流量收割与转化,缺少了实质意义上的真实改变,所谓的社交电商仅仅只能算做是流量思维的一种延续。当社交背后地流量见顶,圈层社交的作用不再,或许我们又要进行再度进化,才能持续获得发展。因此,抛弃流量思维,真正将社交电商聪流量的收割提升到技术层面,以新技术为驱动力,真正改变流量驱动的简单粗暴的模式,或许才是未来社交电商发展的主要方向。

繁华之下的隐忧,社交电商并非救命稻草

尽管社交电商在短时间内缓解了传统电商红利见顶的尴尬,但是,它并不能够成为传统电商的最终归宿。当社交电商如火如荼,各方势力不断加入,资本力量不断鼓动的时刻,我们或许更加需要这一片繁华背后的隐忧。所谓的社交电商仅仅只能短暂缓解流量见顶的尴尬,真正想要获得长久发展,社交电商必然需要再度进化。将社交电商看成是流量主导的传统电商的救命稻草只会把电商的发展带入到新的死胡同,只有以社交电商为切入点进行更多的赋能和探索,才能真正获得长久的发展。

以流量为主导必然导致流量的泛滥,在流量红利不再的时刻继续消费流量无法长久。其实,社交电商的底层逻辑依然是基于流量红利进行的。当传统电商已经验证流量无法带来持续增长的时刻,继续以流量收割为驱动力的发展模式只会把社交电商定义为一种虚假的繁荣。当一味地流量收割难以达成实际效果的时候,社交电商地红利同样将会如昙花一现般转瞬即逝。

社交电商以流量为主要的发展模式带来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一切唯流量至上,当流量不断成为一种优势,而是成为一种标配的时候,流量泛滥便会成为必然。以圈层社交为代表的流量转化模式必然遭遇挑战,陈旧且无力的流量驱动最终将会把社交电商的发展带入到死胡同。

当流量分发为主导的大平台模式被印证为一种虚假概念的时候,以个人圈层为主导的小平台模式同样无法带来持久的增长。当个人的流量被收割完毕,社交电商必然落幕,新的概念会崛起。社交电商只能是饮鸩止渴的解药,无法带来持续的增长,以更加深度和多维的赋能为主导地发展模式才是未来的主要方向。

当过度去中间化带来诸多问题的时候,继续盲目地进行去中间化只会带来更多的消费痛点。社交电商之所以具备如此魅力,就是因为它对传统电商进行了更多的去中间化的处理。通过对传统电商的逻辑再度进行去中间化,社交电商获得了更多的红利,社交电商平台再与上游供货商、下游卖家分食这些红利,由此开启了人们不断拥抱社交电商的全新时代。

通过简单的去中间化,进一步去除中间的流程与环节的确能够带来短暂的增长。然而,当传统电商的去中间话已经被证明出现了诸多问题的时候,如果我们继续用去中间化的方式来获取红利,势必是一种倒退。当社交电商无法解决传统电商因去中间化带来的问题的时候,再度进行去中间化的操作只会带来更多的风险。

当下很多的社交电商平台都在主打货源的工厂直供,厂家直接发货,但是,当社交电商平台与厂家之间的谈判不是对等的时候,如何保证上游供货商的品质,如何控制商品质量成为决定社交电商究竟能够走多远的关键。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社交电商仅仅只是将供应商聚拢到一起,但是对于如何把控质量依然无法有一个明确的概念,最终决定了盲目地进行去中间化依然是社交电商的软肋。

当互联网技术落幕的时刻依然依赖互联网技术,只会将社交电商从天堂坠落到尘埃。我们看到几乎所有的社交电商平台都在用互联网技术去搭建社交电商的平台,用互联网技术去解决社交电商的问题。当互联网技术已经被证明无法真正解决行业痛点个难题的时候,我们依然从互联网着手只会把自身发展引入到新的困境里。

一味地用互联网技术去建构社交电商平台,而不是去寻找新技术的破局点,社交电商只会是昙花一现,难以获得持续增长。社交电商这个被资本和巨头们寄予厚望的物种,如果缺少了新技术的加持只会跌落凡尘,无法实现新的发展。以新的技术和模式来构建社交电商的底层逻辑,才能让社交电商地发展不再是概念,而是变成了一种真正能够改变的存在。

社交电商的短暂繁华仅仅只是概念的驱动,只有真正抛弃了互联网技术的驱动,不断加持新的技术,才能让社交电商避免沦为平庸,真正变成一个全新的存在。社交电商的去互联网化才是它未来能够持续前行的动力,脱离了互联网的社交电商才能有脱胎换骨般的变化。

社交电商的表面繁荣之下依然存在着诸多隐忧,一味地进行流量收割,一味地去中间化,一味地加持互联网技术只会把社交电商聪天堂引向凡尘。当社交电商承担起后电商时代的重任,当新零售不断演变成为新风口的时候,我们在新零售的视角下去看待和发展社交电商或许才是正确的发展方向。

新零售的视角下,社交电商的新变局

尽管社交电商的流量至上、去中间化和互联网驱动决定了它仅仅只是白驹过隙,但是,透过新零售的视角,我们依然能够找到社交电商发展的新变局。拼多多的成功为我们指明了社交电商地未来发展之路,透过新零售,我们能够找到社交电商未来发展的更多可能性。

社交仅是敲门砖,未来的发展在于新技术。尽管我们看到了社交电商本身的巨大潜力,并且找到了缓解电商时代落幕的方式和方法,但是,社交带来的仅仅只是流量获取和转化方式上的改变,无法真正带来持续的增长动力。从这个逻辑上看,社交仅仅只是打开未来新零售之门的敲门砖,想要获得持续的发展,未来依然需要依赖新技术。

无论是社交电商自身发展的需要,还是拼多多地成功案例,抑或是新零售发展的趋势,我们都需要建构以新技术为主要驱动力的发展新模式。社交电商是人们迈入新零售时代的钥匙,而后来的发展依然需要新技术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持续发展。 

社交电商在新零售视角下的第一个变局就是新技术的应用以及由此带来的巨大发展潜力。当社交电商想要持续增长的时候,不断找到新零售之上的发展模式,才是未来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当新零售日渐成为风口,加持新技术的社交电商或将率先款款而来。

多维赋能与场景打造是关键,平台化的社交电商不长久。社交电商说到底是流量赋能的一种新方式,当互联网红利退却,流量见顶的时候,我们一味地进行单一的流量赋能无法带来持续增长。当新零售日渐成为一种发展趋势的时候,如何进行多维赋能和场景打造将会直接决定社交电商的未来到底能够走多远。

除了流量赋能之外,结合技术赋能、产品赋能、供应链赋能等多种赋能方式来持续提供增长动力,社交电商的这种发展模式才能真正变得长久。通过不断研发新技术、新产品,不断建构供应链,我们能够为社交电商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真正把社交电商带入到新零售的发展逻辑里。

多维赋能仅是开始,对于场景的打造则能够让社交电商彻底告别平台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零环节无缝对接。如果说多维赋能开启了去互联网化的驱动增长模式的话,那么,场景打造则让社交电商彻底告别了平台化的发展模式。未来的成交将不再停留在平台上完成,而是在诸多海量的场景重实现。阿里、腾讯、京东进行的场景布局正是这种趋势的直接体现。

体验的优化决定社交电商的成败,新零售式的体验是重中之重。其实,社交电商只是进行的流量简单粗暴的收割而已,并未太多体验上提升。未来真正驱动用户二次购买的不是社交影响力,而是购物体验的不断提升。未来社交电商的最后一个变局在于体验的优化上。

我们现在看到的基于大数据系统的千人千面的个性化推荐仅仅只是开始,除了大数据之外,智能模型、新算法、新体验工具都是社交电商未来将会不断加持的。在新零售时代日渐强调体验优化的时候,通过新技术开优化体验的方式将会决定社交电商未来的路究竟能走多远。体验式消费、体验式营销、体验式生产都将会成为未来地发展方向,由此,社交电商才能真正获得新零售时代的新发展。

社交电商的火爆背后依然透露着诸多隐忧,一味地进行流量收割,平台建构,去中间化,只会带来短暂虚假的繁荣。在新零售不断演变成为发展风口下大背景下,我们在新零售的视角下找到社交电商的发展新通路,或许才是真正能够决定未来社交电商究竟能够走多远的关键,而当下社交电商的非典型性火爆或许仅仅只是电商落幕与新零售兴起的孪生体而已。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京财时报(www.jingcsb.com)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联系邮箱:xinxifankuui@163.com

热文推荐

首页 | 新闻 | 财经 | 房产 | 娱乐 | 旅游 | 时尚 | 生活 | 科技 | 健康 | 汽车 | 教育 | 今日北京 | 电子报

Copyright © 2008-2016 备案号:京ICP备09109218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90845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20080118
关于同意京财时报设立互联网站并提供新闻信息服务的批复

友情链接: 大粤日报 时尚周刊 京晨晚报 投资观察界 新讯网 西北商报网 万亿财富网 中国投资界 新尧网 中国证券期货 广东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