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财时报

BAT不断加持,金融科技化的未来之路在哪?

http://www.jingcsb.com/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1-30 17:45:02

 金融行业的发展开始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这个阶段的金融进化更加关注对金融功能和作用的再度挖掘,而不仅仅只是一味地将金融与科技简单相加。从方式上看,同移动互联网时代仅仅只是搭建平台相比,这个时期的金融行业再进化更加关注科技元素与传统金融流程和环节的深度融合,更加侧重科技对金融内部流程和环节的深度赋能。

无论是BAT还是在互联网金融监管风暴中存活下来的人们,他们都在将关注的目光聚焦在金融行业的再进化上。以新技术的应用为突破口,不断颠覆传统金融的流程和环节,百年以来建构起来的金融体系开始被重塑。原本需要以人为主体的金融体系开始被以数据、机器等元素为主新机体取代,金融行业开始焕发新的升级与活力。

如果说以人为主体的金融体系仅仅只是将人输送给金融产品,充当大坝角色的话,那么,以新技术为主体的金融体系则是让金融产品和服务更好地为人服务,充当的是一个精准生产者的角色。因此,相对于传统时代和互联网时代仅仅只是进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配送,进入到新阶段的金融行业更加关注金融产品的创新与升级。综合来看,金融科技化的上半场,金融依然是金融;金融科技化的下半场,金融不再是金融。

深度融合开启,金融不再是金融本身

尽管互联网金融时代将人们的金融操作尽可能多的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但是金融科技化主要功能和属性依然停留在投资和理财上。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看到了了如此多的P2P平台的出现。金融依然是那个金融,只不过人们获取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方式依然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当流量转移殆尽,金融行业不再具备流量优势的时候,金融与科技元素的再度融合由此开启。未来,金融将不再是金融,而是呈现更多生活化的状态。

金融的回报不再仅仅局限在收益本身。谈及金融行业的收益,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钱。其实,除了钱之外,金融行业的收益回报还有很多的表现形式:参与和体验、商品与服务、社群和培训等诸多回报都可以成为金融行业的回报方式。进入到金融科技化的新阶段,金融行业最大的改变就是金融的回报不再是金融行业本身,而是有了更多新的内涵和意义。

我们看到很多的金融回报开始与生活环节深度融合在一起,并且开启了在回报方式拓展上的一路狂奔。以金融为切入点的体验、以金融为特征的社群、以金融为纽带的团建、以金融为代表的活动……金融行业的回报开始与我们的生活产生更加深度的联系,当金融行业不再局限在金融本身,一个全新的时代正在开启。金融收益的多样化必然带来展现形式的多样化,金融行业将会正在开启一个全新的进化时代。

未来,我们参与金融将不再仅仅只是为了获得金钱上的回报,更多时候,我们参与金融活动是为了能够满足生活的需求,并且基于这种需求衍生而来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和智能科技等方式将这些新生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提供给真正需要的用户,而非仅仅只是借助新的渠道和途径将并未真正发生改变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输送给用户。

金融的参与主体将从单一的以人为主,转变成为以多种类型为主。无论是在传统时代还是互联网时代,金融行业的参与主体是以人为主的。当用户的需求并不多,金融属性和功能并不多的时候,金融行业的这种以人为主的组成结构是能够满足发展需求的。随着用户金融需求的不断拓展,金融功能和属性的不断增多,仅仅只是用以人为主的金融供给方式无法满足这种需求,金融的参与主体需要改变以人为主的组成机构,加入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科技等元素,通过这些元素改造金融行业的底层组成元素,由此开启金融行业的发展新时代。

当前,以BAT为代表的科技巨头开始加大在科技研发上的投入,通过不断对B端的金融机构进行赋能,改变传统金融的组成元素,由此开启一个金融行业的全新发展时代。我们看到,一些传统的金融机构开始主动拥抱新科技,通过新科技对金融行业进行深度赋能,改变金融行业的组成元素,由此开启一个金融行业发展的全新时代。

加入新的元素,金融行业的运行效率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能够将金融与人们的生活进行更加深度的融合与联系,最终金融行业将会摆脱以投资和理财为主的表现形式,呈现更多的类型。随着金融底层的元素不断改变,金融行业传统的结构将会改变,一个更加具有效率,更加多元化的时代由此将会来临。

金融体系有望得到重新建构,传统金融百年前的体系将会重新被建构。传统金融的体系主要是建构在信用基础上,随着新元素的不断增加,金融行业的信用体系将不再仅仅只是局限在传统金融的体系之上。大数据、智能科技、区块链等新技术都有可能成为建构新的金融体系的主要组成成分。

我们看到的是以阿里巴巴、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试图通过大数据的方式来重塑传统金融行业的信用体系。这仅仅只是未来金融体系建构的一个方面,未来,信用体系之外,包括金融行业的风控体系,监管体系等诸多体系都有可能被重新建构,进而重新开启一个以全新的金融体系为代表的新金融时代。

未来,金融体系将会重新被建构,随之而来的是金融行业的新发展。随着金融体系逐步被重建,一个更加有效,运作更加快速的金融体系将会浮出水面,由此金融行业的发展将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改变,而不仅仅只是一味地进行概念的创新,内在的体系依然是传统的体系。

下半场的金融科技化不在仅仅只是停留在平台上和流量的获取上,而是将会把发展的目光聚焦在金融行业本身,由金融本身向外影响更多的行业,从而开启一个金融行业发展的全新时代。在流量见顶的时刻,告别以流量收割为主的发展模式,转而形成一种以金融本身为主的发展模式,金融行业的全新时代将会由此开启。

传统机构向左,科技巨头向右,金融科技化的下半场路在何方?

互联网时代的金融科技化更像是一种外部力量包围传统金融机构的过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金融科技企业不断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获取着原本属于传统金融机构的流量。随着互联网时代的落幕,特别是产业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互联网时代由外而内的金融科技化开始逐步被由内而外的金融科技化所取代,金融行业更加深度的改变由此开启。

当传统金融机构和科技巨头不断参与到金融科技化的过程当中,金融科技化的下半场同样颇具看点。移动互联网时代不断通过平台搭建获取流量的发展方式开始被式微,科技巨头们转而通过对传统金融机构进行赋能来满足用户更多的需求,实现金融行业的更大改变。从这个逻辑来看,金融科技化的下半场同样充满了想象力。具体来看,金融科技化下半场的未来之路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赋能B端成为主流,金融本身将会开启新进化。正如前文分析的那样,进入到深度融合时代,金融行业将会发生更多新的改变。其实,最终造就这种改变的是赋能B端传统金融机构所导致的,随着科技巨头不断对传统金融机构进行深度赋能。金融行业的内在元素、流程和环节都将会被重新建构,由此开启金融行业的全新进化。

借助大数据、云计算和智能科技等新技术,我们能够改变传统金融机构的组成元素,并且能够把金融机构的运行效率提升到一个全新水平。在传统金融时代和互联网金融时代,由于以人为主的金融运作体系造成的效率低下,风控不到位,金融产品和服务不对等问题将会被真正解决。

我们看到现在很多的传统金融机构开始将传统以线下为主的业务不断迁移到线上,以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新动能开始成为推动金融行业的全新力量。不断强化B端赋能,不断衍生金融色彩的新科技,将会成为未来驱动金融行业再度发展的全新动力。

以生活诠释金融,金融即是生活,金融生活化渐成潮流。我们生活当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以金融为终极落脚点,但是,我们却没有真正用生活去诠释金融,仅仅只是把金融看成是完善我们生活的一个必要元素而已。进入到金融科技化的下半场,特别是随着人们的生活科技化,生活对金融不再仅仅只是一味地索取,而是开始通过数据、体验等方式回馈金融,金融更具生活反馈而来的数据、体验报告等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地调整,最终让金融和生活的联系更加紧密。

金融的功能和属性同样开始了生活化的发展和进化。金融不再仅仅只是投资和理财,而是开始更多的表现出更多生活化的属性。社交、电商、零售、自我提升等诸多生活的缓解都开始被金融的触角所探及。金融即是生活将会成为一种潮流,从而将会把金融行业的发展改变成为一种生活化的存在,金融生活化成为一种潮流。

我们借助金融不再是只有投资和理财,而是开始有社交、零售、出行等诸多生活化的环节来诠释。金融生活化所开启的正是一个金融行业发展的全新时代,并将会真正让金融变成一个全新物种。

安全始终是金融的最后防线,金融行业的传统逻辑将被持续巩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多的问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并未让传统金融那些必要的流程和环节得到巩固,而是进行了弱化,最终让金融的风险得到了无限放大。

金融科技化的下半场其实是一个对传统金融行业的逻辑进行再度巩固的过程,而不是一味地去除。互联网时代之所以会被去除是因为互联网技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传统金融的运作逻辑,仅仅只是会把金融行业那些必要的流程和环节去掉来提升效率。

进入到下半场,除了互联网技术之外,我们有很多巩固和提升金融行业流程和环节的技术。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科技、物联网、区块链等诸多技术都可以成为巩固金融必要流程和环节的利器,从而将会把金融行业的发展带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金融行业不再因科技化而“缺斤短两”,而是因为科技化变得“分量十足”,从而真正让金融变成一个合规、安全的“优等生”。

互联网技术的无力与单一最终让金融科技化的上半场并不令人满意,这就决定了我们要对金融行业进行再度科技化才能实现金融行业的良性发展。随着新技术时代的来临,金融行业的改造不再仅仅只有互联网这种单一的技术,而是多种技术的联合作用,由此,金融行业的下半场同样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光怪陆离的全新发展时代。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京财时报(www.jingcsb.com)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联系邮箱:xinxifankuui@163.com

热文推荐

首页 | 新闻 | 财经 | 房产 | 娱乐 | 旅游 | 时尚 | 生活 | 科技 | 健康 | 汽车 | 教育 | 今日北京 | 电子报

Copyright © 2008-2016 备案号:京ICP备09109218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90845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20080118
关于同意京财时报设立互联网站并提供新闻信息服务的批复

友情链接: 大粤日报 时尚周刊 京晨晚报 投资观察界 新讯网 西北商报网 万亿财富网 中国投资界 新尧网 中国证券期货 广东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