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专栏作家阿尔弗雷德刊文描述了他与Facebook在隐私全方面的一些斗争经历,读罢引人深思。
阿尔弗雷德认为停用(退出)自己的Facebook帐户会阻止这个社交网络在线跟踪他,包括他在网上的所有痕迹。但无论如何怎么做,最终仍没有办法摆脱“追踪”。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尽量减少自己使用Facebook的次数。我删除了一个10年前的老账户,并用一个尽可能少去登陆的虚拟账户替换了它。另外,我很早就从手机上删除了Facebook的应用程序。”
阿尔弗雷德从今年一月份开始,更为仔细地观察自己的上网情况,包括减少各种可能被Facebook“认出来”的操作,他以为预防措施会减少facebook收集到的关于自己的数据信息。“结果,我在浪费时间。”
停用、退出或是删除 都不能保证不被追踪
实际上,从2018年“删除Facebook”的倡议发起支出,这个社交网络应用的一个弊端就被用户发现:即使用户的账户停用或退出,它也会继续收集关于你在线活动的数据。所有这些数据都会被发送回Facebook,并在用户的帐户处于这种模糊状态时与之绑定。不在线、退出或注销账户、删除应用程序,都不会改变这个现状。
阿尔弗雷德强调,仔细研读了这家社交网络的相关法律条文和说明后发现,Facebook只表示,当用户永久删除账户后,它才会删除所有的数据。这家企业表示,停用并不会立即见效,应用会继续收集用户的数据,以防用户改变主意,想要重新使用这个应用,以及恢复自己的个人资料。“Facebook希望停用或卸载的用户能够重新登录,并希望继续向他们提供与新兴趣相关的广告。”
广告、收益、营收,在向华尔街的投资人致敬的同时,Facebook为了收益费尽了心机。
Facebook网站是这样解释的,注销只是完成删除应用的一半步骤。“但它对这段时间内数据收集的工作原理却只字未提。在其数据管理措施中,Facebook建议退出或停用以保护用户的隐私,但没有提到它仍在那段时间(30天内)会继续收集数据。
有隐私专家警告称,从停用(退出)账户中持续收集数据的做法可能对用户具有一定误导性。
“大多数人以为在停用期间能少收集或不收集数据,”搜索引擎DuckDuckGo的首席执行官兼创始人Gabriel Weinberg表示。“停用意味着停止运转,你不会想着刹车都踩下了但是还有轮子在转动。”
Lowenstein Sandler律师事务所的技术顾问凯瑟琳·麦吉坦言,一般人会认为,当自己的退出账户或停用时,Facebook会暂停数据收集。“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出于消费者透明度的考量,我觉得这是一种欺骗行为,”麦吉表示。
这家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络提供的“模糊披露”是其隐私保护的另一个焦点。
从无孔不入到360度的用户画像
2018年3月,英国的剑桥分析公司(Cambridge Analytica)通过几项性格测试,在Facebook上收集人们的信息后,后者发现自己陷入了困境。事件被曝光后引发了一场波及广泛的倡议——公众被鼓励删除自己的Facebook账户。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发现,42%的美国用户在2018年的某个时候会暂时远离(不使用)Facebook。
但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即便删除了这款应用,自己仍无可遁形。因为Facebook已经通过Facebook Pixel等工具和页面分享按钮等插件,始终跟踪着更多的用户,即使他们已经注销或没有任何Facbook账户。
这款社交网络的分享按钮分部在全球2.75亿个网页上。它收集各种数据,让广告商看到你在看什么类型的内容。这就是为什么如果有人访问了很多体育网站后,很快就会在自己的Facebook feed中看到体育用品的广告。
对于厌倦自己的用户,Facebook这样表示:关闭你的账户从来就不是为了保护数据隐私,而是为了保护Facebook上其他人的隐私。
如果你试图在网上隐藏你的个人信息,因为其他用户不会看到你的个人资料、帖子和之前的评论,那么关闭你的账户是有意义的。在社交网络上,你基本上是隐形的。除了Facebook。关闭账户无法阻止Facebook收集你的数据。
停止数据收集的最佳方法是删除自己的帐户。你有30天的时间来改变主意,Facebook表示,在此期间,它将继续收集有关你的数据。
温伯格建议,Facebook要么更改已停用账户的数据收集,要么更好地向人们解释这一问题。“无论公司提供什么样的功能,都应该尽量满足用户的期望。”
麦吉说,让消费者感到意外通常会引起监管机构的警觉。这位前检察官辩称,由于Facebook未能明确解释你的数据仍在被收集中,即使你的账户被停用,理性的消费者也被误导了。“Facebook应该采取补救措施,当有人停用了他们的账户时,不要收集信息。”
如果一位WhatsApp、Messenger或者Instagram的用户,即便没有注册Facebook会员,该社交网络也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识别到他。Facebook在2016年对此做了详细说明,这项服务利用普通网民的浏览习惯,在其上网时锁定住广告内容,就像在Facebook上一样。于是乎,即使用户没有账号,Facebook也会关注到他的“兴趣”,并按照这种兴趣在浏览器或者其他移动应用上推送合适的广告内容。
Facebook对隐私的野望正在在催生新的创业项目
“新的隐私助手Jumbo能修复您的Facebook和Twitter设置。”
进入2019年,一款小应用在苹果的App Store上突然高调地活跃起来,就在近一两个月时间内,这家初创公司从隐身状态中脱颖而出,在苹果手机应用商店上推出了其强大的隐私助手应用程序(据悉Android很快就会推出)。
应用的开发方表示,用户需要大量时间和研究工作才能手工完成的隐私保护工作,可以由Jumbo通过几下点击轻松搞定。
有分析人士指出,Jumbo对Facebook或推特等科技巨头来说可能是一场噩梦,但对那些已经无法忍受其窥探隐私做法的用户来说,却会是一个救星。
这款Jumbo应用程序会自动调整用户的30个Facebook隐私设置,为用户提供更多保护,并在将用户的旧推文保存到手机后删除。它甚至可以删除用户在谷歌搜索和亚马逊Alexa上的历史记录,Instagram和Tinder的清理功能据说也在开发中。
不过,最大的问题是,互联网巨头们是会允许Jumbo的发展,还是会限制它的成长?Facebook、Twitter和其他互联网巨头公司实际上很容易就能开发出像Jumbo这样的功能,因为这些功能可以增强用户的信心和认知,从而增加他们的应用程序的使用率。
但由于这些巨头的商业模式往往依赖于收集和挖掘尽可能多的数据,并从更广泛可见的内容中强迫用户参与,因此这些巨头们可能只会做出一个举措——寻找所有借口来屏蔽Jumbo。
Jumbo创始人皮埃尔•瓦拉德这样解释:“隐私是人们迫切需要和重视的东西,但与此同时,你我要花太多时间去保护它。”所以越来越多的用户只能采取一种方式:“要么离开Facebook,要么什么都不做、听之任之。”
另一个关键的问题是,Facebook对隐私的觊觎和窥探做法,在今天的网络世界中只是个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