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21日,国务院对《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的批复(以下简称“批复”)及《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先后公布。在城市规划、产业承接、交通建设等诸多领域,批复及《纲要》一一设定详细步骤。至此,作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雄安新区建设即将扬帆起航。
绿色宜居
“严控”城市规划
去年4月1日中央关于建设雄安新区的新政落地之后,这座担有减负重任的城市立即成为了社会瞩目的焦点。一年来,对于新区应如何错位发展、如何建设,业内众说纷纭,而《纲要》则为各界带来了政策层面的落槌之音。
《纲要》明确,本次规划的范围包括雄县、容城、安新三县行政辖区(含白洋淀水域),任丘市鄚州镇、苟各庄镇、七间房乡和高阳县龙化乡,规划面积1770平方公里。在角色设定上,《纲要》确定了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区的“四区”定位。
具体来说,在城市布局上,《纲要》明确,雄安将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城镇开发边界和人口规模。《纲要》规定,雄安要严格控制开发强度,新区远景开发强度控制在30%,建设用地总规模约530平方公里。严控划定起步区、外围组团、特色小城镇开发边界,实行战略留白,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城市可持续发展预留空间。合理控制人口密度,新区规划建设区按1万人/平方公里控制。
值得注意的是,构建“一主、五辅、多节点”的城乡空间布局,是批复提出雄安城乡统筹、均衡发展、宜居宜业的实现路径。《纲要》对此进行“释义”称,“一主”即起步区,选择容城、安新两县交界区域作为起步区,是新区的主城区,按组团式布局,先行启动建设。“五辅”即雄县、容城、安新县城及寨里、昝岗五个外围组团,全面提质扩容雄县、容城两个县城,优化调整安新县城,建设寨里、昝岗两个组团,与起步区之间建设生态隔离带。“多节点”即若干特色小城镇和美丽乡村,实行分类特色发展。
雄安分园
承接创新产业
在设立之初,雄安新区的一大使命就是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此次《纲要》进一步明确了承接产业等具体细节。例如在高技术产业方面,未来雄安新区将重点承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节能环保、高端新材料等领域的央企以及创新型民营企业、高成长性科技企业。同时支持中关村科技园在雄安新区设立分园区。
“对于雄安新区,要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发展科技创新企业,发展高端高新产业,积极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资源,培育新动能,打造在全国具有重要意义的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组长、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徐匡迪一针见血地指出。
一系列部署中,有望设立的中关村雄安分园颇受关注。“目前中关村已经形成了高度集聚的科技创新资源,包括人才、机构、装备等,而雄安新区未来定位中也包括创新发展示范区,可以说,两地在未来将有广阔的合作空间”,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执行会长朱希铎表示。具体来说,生物医药、中草药、食品深加工等领域以及纳米材料、石墨烯材料研发都需要大量中间试验,以及初级产品分析、标准制定、规模生产模式设计等诸多环节,比较适合未来雄安新区的发展方向。
“四纵两横”
搭建路网通衢
交通网决定着经济网。《纲要》指出,雄安新区将构建“四纵两横”区域高速铁路交通网络,实现新区20分钟到北京新机场,30分钟到北京、天津,60分钟到石家庄;而高速公路将实现新区60分钟到北京、天津,90分钟到石家庄。
实际上,雄安新区首个重大交通项目京雄城际铁路已于今年2月开工建设,全线预计明年完工。业内看来,铺设好雄安新区的铁路网,对于凸显两翼作用、承接非首都功能和发展雄安高端服务业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区将成为八方交汇的通衢之地,对外交通便捷高效,与京津冀乃至全国、全球都有通畅的交通通道。”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分院交通工程研究所副所长杜恒说。
对于雄安新区内部的交通网络,《纲要》还提出,将构建“公交+自行车+步行”的出行模式,起步区绿色交通出行比例将达90%,而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到80%。对此,雄安新区将布局“干线+普线”两级城乡公交网络,起步区则布局“快线+干线+支线”三级城区公交网络,快线服务区内组团间出行,干线服务组团内出行,支线灵活设置线路、站点深入社区。交通运输管理干部学院教授张柱庭介绍,雄安新区起步区“支线灵活设置线路”做法乃国内首创,通过对不合理线路的随时调整,不仅提高了线路利用率,又方便了居民出行。
对外开放
推进自由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