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财时报

持续高温海参被热死 直接经济受损失严重

http://www.jingcsb.com/ 来源:京财时报 发布时间:2018-08-06 10:30:18

原标题:持续高温海参被热死 直接经济受损失严重

告急!大连海参大量被“热”死,直接经济损失68.7亿元!

  近一段时间,辽宁多地持续高温,局部地区最高气温甚至突破了40摄氏度。

  罕见的高温使得海参养殖产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

  在辽参的主产区大连,就出现了海参大量死亡的情况。

  在记者身旁的海参池面积在50亩左右,养殖人员说,这里每天打捞出来的死亡海参都在2000斤左右,有更多的海参因为温度高,还没来得及漂到水面上就已经在水下化掉了。

  大连海参养殖户 于畅介绍:海参怕高温,不怕凉。高温它会一点点化成水,看不见了。

  于畅在大连从事海参养殖已经有10多年的时间了,养殖总面积在1000亩左右,年产四五十万斤海参,不过,今年的高温天气可能让他90%的参池绝收。

  于畅说,往年海水温度正常是25、26度,今年持续高温,下午两三点能达到36到37度,30度海参就已经承受不了了。

  记者从渔业部门了解到,受持续高温影响,辽宁多地的池塘养殖海参从7月23号开始出现缺氧、化皮的现象,到7月28号,水深在7米以内的养殖池就出现海参大面积死亡的情况。

  于畅介绍,打捞上来的海参达不到上市销售的品质,只能加工后自己食用或送给亲友,按照目前辽参在市场上销售的最低价格来计算,今年损失要超过千万。

  于畅还说,秋天卖参是60多元一斤,就按最低标准50元一斤,损失50万斤相当于损失2500万元。

  现在,很多养殖户都在雇潜水员进行抢救式的打捞。有潜水员介绍,不少死亡的海参都已经变成胶黏状态,抓不上来了。

  大连海参养殖户 王明圣介绍,这个参池在抢救,别的池现在海参已经灭绝了,一个都没有了。

  大连瓦房店市海参协会会长 王明利说,好几个养殖户哭了,目前该区域圈养海参应该50万亩左右,损失程度达到90%。

  记者从辽宁省海洋渔业厅了解到,全省海参养殖面积184.4万亩,其中池塘养殖面积98.5万亩。目前初步统计,海参受灾损失面积95万亩,损失产量6.8万吨,直接经济损失68.7亿元。

 池养海参损失大 底播海参没影响

  在调查中,记者了解到,目前,辽宁地区90%的海参养殖都选用“池养海参”的方式。而此次高温侵袭带来的损失,主要就发生在这些池养海参中。不过,另一方面,使用“底播海参”的养殖户,却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记者见到孙刚的时候,他正在海上检查网箱内的海参苗生长情况。而在网箱下30米深的海底礁石上,成品参正在夏眠。

  大连长海县海参养殖户 孙刚说,因为属于开放式海域,每秒钟海水都在流动,由于受到外围高温天气影响,所以每天在测量,目前温度都没问题。

  我国养殖海参方式主要有:

  底播海参、池养海参以及棚养海参。

  池养海参和棚养海参生长条件优越,生长速度快,但海水流动性差,海参容易受到外界影响。

  而底播海参是天然长成的半养殖模式。虽然成活率、回捕率低,但海参生存能力强。

  因此,这轮高温天气对底播养殖的海参没有造成任何影响。

  据了解,从2014年起,辽宁大连开始试点海参养殖海水温度指数保险业务,海水温度过高造成经济损失时,保险公司将给予赔偿。目前一亩保费在100到300元,最高可赔6000元,但今年全市投保养殖户仅有2家,目前理赔程序已经启动。

大连海洋大学教授 周玮提醒,养殖户要注意,提高保险意识

 围堰海参养殖出现灾情 渔业部门加强技术指导

  从记者获取的数据中我们看到,这一轮的高温天气,给辽宁一半以上的海参养殖造成了损害。对于出现的灾情,当地相关部门又进行了哪些有效的应对措施呢?

  为了挽救剩下的海参,现在养殖户们想了各种办法来为池水降温。甚至有人将冰块投入养殖池中。不过专家表示,这样的做法可能降低海水盐度,给池中幸存的海参造成影响。

  大连海洋大学教授 周玮告诉记者,如果往养殖池里投冰块,即使是海冰也属于淡水,可能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现在最好的措施就是有潮的时候积极换水。

  为了避免养殖户“有病乱投医”,近期,辽宁多地的海洋渔业部门邀请专家,深入一线指导养殖户生产,并组织技术人员帮助养殖户监测塘温、检查海参落礁情况。

  盘锦市辽河口海洋渔业局技术工程师 林云介绍,投放的是氧片,增氧片和肥水措施,海参的死亡率就能够延缓。

  大连海洋大学教授 周玮说,对死亡的个体和出现死亡的池塘要及时处理,不然二次污染会影响别的池塘。因为是高温导致海参死亡,二次污染可能造成细菌感染死亡。

  目前,部分地区的海参协会也在积极奔走,希望相关单位帮助养殖户渡过难关。

  大连瓦房店市海参协会会长 王明利告诉记者,下一步将积极跟科研院所沟通,再跟政府协商。是不是有一些银行能站出来,给养殖户进行贷款,让他们有一个再生产的能力。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京财时报(www.jingcsb.com)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联系邮箱:xinxifankuui@163.com

热文推荐

首页 | 新闻 | 财经 | 房产 | 娱乐 | 旅游 | 时尚 | 生活 | 科技 | 健康 | 汽车 | 教育 | 今日北京 | 电子报

Copyright © 2008-2016 备案号:京ICP备09109218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90845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20080118
关于同意京财时报设立互联网站并提供新闻信息服务的批复

友情链接: 大粤日报 时尚周刊 京晨晚报 投资观察界 新讯网 西北商报网 万亿财富网 中国投资界 新尧网 中国证券期货 广东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