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将对金融服务进行深刻改造,进而影响金融机构的竞争能力。近日,百度金融携手埃森哲发布了共同编制的《与AI共进 智胜未来——智能金融联合报告》(下称《报告》)。《报告》指出,未来,随着算力和数据的突破以及数据在细分领域中的积累,智能金融在提升效率的同时,其应用也在不断向拓展各细分场景、提升业务效能的方向进步,从而展现出多样化的金融应用布局。
“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深入到金融的核心价值环节,即风险定价。其意义在于,真正实现‘以人为中心’的商业运营模式。”百度金融前战略管理部负责人、现保险业务联席总经理王辉表示。
他认为,人工智能阶段的金融服务具有随人、随时、随需、随地等特点,通过对客户连接、风险管理、服务边界、基础设施等四个方面的重构,智能金融正在对金融和泛金融领域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而其背后所依靠的,正是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科技。
从竞争走向合作
《报告》指出,传统金融机构对金融智能化的迎合态度相当明显。自招行2016年率先上线“摩羯智投”以来,浦发、兴业等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以及华夏基金、广发证券等基金、券商皆不甘示弱,入局和发力被认为是智能金融下一个阵地的智能投顾领域。
近日,工行还自主研发上线了“AI投”。根据其公布的数据,自试运行以来,15个资产投资组合表现稳定,涨幅在0.68%~3.03%,年化收益率在3.14%~14.59%。
智能金融也是互联网巨头的必争之地。阿里依托蚂蚁金服向金融各领域渗透,同时还推出网商银行,腾讯也成立了微众银行。百度成立百度金融事业群,面向所有合作伙伴打造开放合作的财富管理平台和消费金融平台,为金融机构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近日,京东也组建全新事业部——城市计算事业部,将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服务于政府,致力于解决城市里的交通、规划、环境、能耗、商业和公共安全等痛点。
《报告》还指出,在具体金融应用层面,科技和金融的关系正在从竞争走向合作,在过去的一年里,互联网公司纷纷将金融科技能力向传统金融机构输出,通过深度合作加速智能金融的落地。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双方的合作主要有融合、共建和开放输出三种模式。
2017年,金融机构争先与科技公司达成战略合作,BATJ与四大行联姻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如农行与百度成立金融科技联合实验室并共建金融大脑,中行与腾讯合作成立科技联合实验室,阿里牵手建行,工行联合京东。
百度金融金融科技事业部总经理石立权表示,以百度金融大脑为例,通过联合实验室模式赋能给农行,感知引擎提升用户体验,思维引擎提升决策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控制风险。未来也将赋能给更多合作伙伴,并提供软硬一体的综合解决方案。
业内认为,合作的根本是优势的互补。科技企业不仅服务于金融机构,还能服务于金融机构价值链上的核心价值创造环节,为金融机构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同时,改善用户体验,甚至形成新的商业逻辑。最终,两者将构成利益共同体。
通过技术创新与合作赋能,智能金融也带动了新型的商业模式,投资热现象涌现。中国金融科技的投资额自2012年以来实现了高达119%的复合增长率,投资次数也稳步攀升。
大数据风控改造消金市场
消费升级、信贷渗透率提升激发了消费金融市场的发展,《报告》显示,2017年消费金融市场规模达20万亿元,信贷模式多样化。
与此同时,消费贷款市场的爆发也催生了一些弱化贷款用途、忽略用款场景的无抵押信用贷款,由于可能造成过度借贷、重复授信、畸高利率、侵犯个人隐私等问题,存在较大的金融风险和社会安全隐患。
从反欺诈来看,《报告》称,中国网络黑产已达千万级别,美国的欺诈与信用风险约为1:5,而中国则完全相反。因此,通过智能技术建立多样化的反欺诈手段,如通过ID-Mapping技术实现人-账号-设备等关联,识别设备异常、高危账号;通过人脸、声纹等生物特征验证身份;通过关联网络构建欺诈关联图谱等,实时打击黑产、黑中介等团伙欺诈,对于降低信贷风险有着重要意义。
另外,大数据风控也可以提升征信的广度与精度。在获取具有信贷需求的客户基础上,借助智能技术构建强有力的风控体系,准确评估客户信用风险,成为促进个人信贷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