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15日,农历大年三十。中国企业进行的第一桩对海外证券交易所的并购,在一片喜庆中悄然落幕。
这桩中企首次出击海外证券交易场所的收购,由中国重庆财信企业集团(下称财信集团)于2016年2月发起,收购对象为美国芝加哥证券交易所。被否决的理由,是芝交所不能提供足够证据,证明收购符合美国证券法规,不能保证收购后美国证监会能继续对其实施有效监管,尤其是拟投资的新股东各成员之间的关系、资金来源、最终实际控制人存疑。
由于时处中国农历新年,交易被否并未引起太多关注。但美国监管机构的否决理由却似乎切中要害:业务横跨地产、环保、资产管理等多个领域,管理资产规模逾1200亿元的财信集团,行事极为低调甚至有些神秘,企业及其实际控制人的真实面目至今难以一窥全貌。
不仅如此,这家成员众多的企业,还是名副其实的隐形“金融大鳄”,地产、环保业务之外,还进行了大量金融投资,是众多银行、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的重要股东。但与此同时,其名下上市公司、金融机构及其他重要成员企业的股权,却被大量质押。
起家房地产
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公布信息,以财信集团为首的财团对芝交所的收购申请之所以被否,是因为芝交所不能提供足够证据证明收购符合美国证券法规,尤其是收购完成后,芝交所不能保证美国证交会能继续对其有效监管。
从2016年2月收购消息传出到如今以失败落幕,身为并购的主导者,财信集团行事低调。网站信息显示,财信集团成立于1997年,业务横跨地产、环保、文旅、资产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领域。截止2016年末,其管理资产规模超过1200亿元,其中,房地产业务位居重庆六强,环保业务则为国家环保骨干企业。
尽管已经形成庞大的商业帝国,除了寥寥数语简介,能一窥财信集团全貌的信息并不多。能在资本市场观察这家企业的唯一窗口就是财信发展。2017年年报显示,财信发展控股股东为重庆财信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下称财信地产),持股数量为6.56亿股,占比59.65%。
财信集团最早在资本市场亮相是在八年前。2010年底,财信集团受让当时的国兴地产19.9%股份。2013年8月,财信集团又将这些股份转让给财信地产,加上第一大股东转让的10%股份,财信地产一跃成为国兴地产第二大股东。2015年9月,财信发展完成1.33亿股定增,持股59.65%的财信地产处于绝对控股地位。
除了房地产,环保是财信集团的另一主要业务。天眼查资料显示,早在2006年4月,财信集团就成立了重庆财信环保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财信投资)。此外,财信发展2017年9月26日曾披露,计划收购重庆财信环境资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财信环境)、陕西华陆化工环保有限公司(下称华陆环保)。收购失败后,财信发展继续计划以现金收购重庆瀚渝再生资源有限公司(下称重庆瀚渝)股权、华陆环保股权。
财信发展、财信环境背后,都有一个共同实际控制人。资料显示,控股财信发展的财信地产,由财信集团100%出资。而财信环境由财信投资持股65.69%,财信投资则由财信集团持股95%。财信集团共有两名股东,卢生举持股74.36%,重庆桓宜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重庆桓宜)出资25.64%。卢生举为控股股东。
相对于财信集团,卢生举显得更为低调。除了一些商务活动外,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也甚少接受媒体采访。2012年,当地媒体曾对财信集团进行报道,但接受采访的是一名公司副总裁。
作为唯一的A股资本平台,控制财信发展后,作为实际控制人,卢生举并未在财信发展担任职务。根据公开披露,2013年以来,财信发展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先后由鲜先念、唐昌明等人担任,现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则为彭陵江。
2016年,卢生举曾登上胡润富豪榜,排名第299名,资产为105亿元。但对于其发家史,外界知之甚少。根据媒体报道,财信集团成立的1997年之前,卢生举曾担任涪陵地区双江贸易总公司下属的蜀东实业发展公司经理,该公司后来由国企转变为私企,目前已更名为东大实业发展公司。
隐形“金融大鳄”
从全国来看,相比于万科、碧桂园等房企及起家于重庆的龙湖地产,财信集团、财信发展的行业地位可能并不十分突出。不过,财信集团和卢生举还拥有另外一个鲜为人知的身份:入股多家金融机构的金融大鳄。
通过控股、参股,财信集团已经形成构建了庞大的金融版图,投资的金融机构囊括银行、信托、保险等多个领域。华澳信托2016年年报显示,财信集团持有其49.99%股份,为第二大股东,并在五人组成的董事会拥有两个席位。截至2016年底,华澳信托信托资产总计482亿元,自营资产20.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