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中国各大银行业已经开始积极“补血”。4月17日晚间,中国农业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非公开发行A股方案获得中国银保监会核准,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1000亿元,用于补充资本金。
近期,监管对于银行补充资本的文件接连下发,3月12日,银监会、人民银行、证监会、保监会和国家外汇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商业银行资本工具创新的意见》,支持银行补充资本工具创新。此前,2月27日,央行已就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资本补充债券发布2018年公告第3号,由此打开了新型资本补充工具的闸门——资本补充债券。
早前,银行拨备新规也正式下发,明确符合条件的银行拨备覆盖率监管要求由150%调整为120%~150%,贷款拨备率由2.5%调整为1.5%~2.5%,此举部分旨在缓解银行资本金压力。
防范全球流动性收紧
此次,IMF也对于未来各国央行收紧货币的前景提出了重点关注。报告提及,高风险的信用扩张往往发生在金融条件较为宽松的时候,尤其是危机后极端宽松的货币政策持续了近十年,各界开始担心杠杆的积聚。
鉴于未来的前景,IMF此次也建议各国要防范于未然,对于中国而言,在如今的窗口期仍加速推进去杠杆,其实也是“天晴修屋顶”的体现。
报告提及,随着美联储持续推进正常化进程,新兴市场资金会持续回流美国,IMF预计2020年美国利率将上升至3.6%,届时新兴市场资金流可能会每年平均减少400亿美元。当然,这仍是正常化进程平稳推进的情景,即投资者风险规避的情绪没有显著上升。
“如果政策收紧伴随着风险规避情绪激增,那么资本外流幅度可能会增加至每年600亿美元。如果国家无法利用平静期缓解自身的脆弱性,那么当全球环境收紧导致资本流动逆转的时候,就很容易受到侵害。”报告称。
此外,IMF也认为,那些采用固定汇率的国家很容易受到加息的负面冲击,对其增长和金融稳定构成威胁。同时,一旦货币收紧伴随着大宗商品价格走弱,大宗商品生产国也可能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