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行两会”近期的密集发力,中国金融的大开放格局已日益清晰。
4月29日零点之后,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下称“证监会”)发文宣布,符合条件的境外投资者,可根据新规向证监会提交变更公司实际控制人或者设立合资证券公司的申请材料。
4月27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下称“银保监会”)连发三道监管文件,先是公布了金融业四大开放举措,表示受理申请已同步开始,紧接着又发布放宽外资银行市场准入和放开外资保险经纪公司经营范围的两大具体通知。
更早之前的4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宣布12项中国金融扩大对外开放举措,包括取消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等6项措施,今年内争取开通“沪伦通”等。
国家主席习近平4月10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表态,中国对外开放重大举措“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而银行、证券、保险行业对外开放具体措施的“快节奏”公布,表明中国金融对外开放路线图已逐渐明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产业升级与区域金融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李虹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此次金融开放举措具有全面覆盖的特征,开放的领域既包括银行,也包括证券、基金管理、保险公司。在本次调整中,证券、基金管理、保险公司的投资比例放宽至51%。同时,承诺在未来几年还会进一步放开投资限制,甚至取消。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赵庆明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从去年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到十九大的召开,中国金融对外开放的路线图已经非常明确。如今推出具体的开放细节和时间表是水到渠成之事。
金融开放路线明晰
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步履从未停顿。2017年,中国在一系列重要会议上释放出了要扩大金融领域对外开放的重要信号,从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到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扩大金融开放都有清晰且详尽的论述。去年年底,中国宣布了一系列放宽银行、证券、保险行业外资股比限制的重大措施。
今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其中提到“放宽或取消银行、证券、基金管理、期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外资股比限制,统一中外资银行市场准入标准”。
随着“一行两会”针对银行、券商、保险对外资开放政策接连落地,一些外资机构申请陆续开始。
银保监会4月27日表示,近期已有来自英国、日本、新加坡的商业银行以及来自法国、德国的保险机构,表达了在上海等地新设机构或增持股权的意向,银保监会将根据既定的开放方案做好政策和准入辅导,推动一批项目适时落地。在持续完善法规制度建设的同时,银保监会将同步受理对接各项开放措施的准入申请。
就金融改革发展与监管方面,去年11月正式成立的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下称“金融委”),作为金融监管的最高机构,金融委在强化统筹协调监管的同时,也为对外开放做出了制度保障。李虹含表示,金融委指导地方金融改革发展与监管,对金融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进行业务监督和履职问责等。这也为未来扩大对外开放后强化对外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的监管提升了有效性和效力。
银保监会表示,“目前中国金融开放不是迫于外部压力或是被动选择,而是针对中国经济改革、金融发展现实情况做出的主动选择。是根据中国国情,全面慎重评估所做出的举措,是中国经济发展规模、实力与监管能力、水平同步提高等基础上进行的对外开放措施。”
李虹含表示,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格局,外资金融机构进入我国后,我国金融机构通过对其技术溢出的吸收、新产品的模仿,不断改善自身技术水平,提高人才素质,加强金融创新,以及通过对其先进管理经验、管理方法的学习,改善了自身管理水平,提高了自身经营效率。这必将会对我国的金融结构产生一定影响,继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在博鳌亚洲论坛的最后一天,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宣布了12项中国金融扩大对外开放举措。资料图
证券行业开放加速
证券业对外开放政策,自征求意见至新规宣布落地实施,仅二十天时间。我国证券行业对外开放正以前所未有的步伐快速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