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金融创新和混业经营的逐步发展,目前我国已形成多种形式的金控公司。第一财经记者梳理发现,目前的金控公司按控股主体大致可以分为五大类,包括金融机构控股的金控公司,银行、保险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是其中的主力;央企、大型国企控股的金控公司;其他三类则是民企、地方政府以及一些互联网金融机构涉足的金控公司。
“一些大型私人企业通过并购获得各种金融服务牌照,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金控公司,其间可能存在关联交易等违法行为。”去年10月,时任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华盛顿出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暨世界银行年会时表示,目前中国对这种跨部门交易尚无相应监管政策,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将重点关注此类问题。
周小川
“告诉大家什么是金控集团、规范金控集团,可以把监管勾勒得更加清晰。专业化经营是中国金融未来监管的大趋势,持牌经营后,主体获得资格,下面的板块也要获得不同资格。但目前情况是主体没有持牌,下面板块虽然持牌经营,但会涉及关联企业之间的利益输送问题。”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从“一行两会”的监管动作来看,除了央行的金控公司监管箭在弦上外,银保监会与证监会也在分别收紧民企“金控集团”之路。
例如,银保监会方面,今年年初,原银监会下发1号主席令《商业银行股权管理暂行办法》;此后,又有两个配套文件如期而至,分别是《关于做好〈商业银行股权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相关工作的通知》和《关于规范商业银行股东报告事项的通知》,对整改期限做出要求。
证监会方面,《证券公司股权管理规定》对券商大股东的资格提出了“史上最严”要求,例如,在控股股东要求上,“证券公司的控股股东净资产不低于1000亿元、最近5年连续盈利、最近3年主营业务收入累计不低于人民币1000亿元”。
互金巨头也要持牌经营
根据第一财经记者梳理,一些金控公司的业务板块涉及小贷、保险、融资租赁、保理、网贷、证券、银行等。
以BAT为例,阿里巴巴布局银行、保险、基金、证券、小贷等多个金融板块,已经有第三方支付、保险、小贷等多张金融牌照;腾讯的金融版图则横跨了第三方支付、保险、证券、银行、基金、小贷等多个领域;百度方面则与中信银行联合成立百信银行,并正在申请百安保险牌照等。
业内认为,当前金融监管格局存在一定监管漏洞,部分互联网金融机构以及大型货币基金、金控集团并没有纳入央行系统性风险的金融监管框架,例如蚂蚁金服、天弘基金等。
根据市场消息,此次正在起草的金控公司管理办法拟将部分旗下拥有跨两个金融行业的机构纳入监管,按照这个标准,BAT等互金巨头均须适应新的要求。
此前在强监管的背景下,蚂蚁金服、京东金融等互金巨头纷纷宣布未来淡出金融业务,不参与金融业务竞争。
山东国承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毕研广表示,金融监管应实行“牌照制”,互联网金融公司如果涉足金融行业,必须要取得相应的资质、牌照。但监管部门对申请牌照的公司设置了较高的门槛。
“不做金融是回归本源的体现,但对于部分‘不做金融业务’依旧去申请金融牌照的互金公司而言,监管层对‘科技+金融’的监管不会太松。”他表示。
牌照化穿透监管
“早几年中国金控公司较少,近年来不同类型的金控公司越来越多,受到的监管各不相同,一些处于监管灰色地带,甚至存在逃避金融监管的隐患。”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对第一财经记者称。
“民营企业金融机构种类较多,之前也存在关联业务比较复杂、不太透明的情况。例如,之前数据报表都是以下面单一主体申报,但从监管的角度来看很难还原成一张表。从整个金融控股集团去看,里面的嵌套关系并不是特别清晰,这在业务上是看不出来的。”上述互金集团内部人士称。
他表示,要求金控公司持牌经营后,是把整个金控集团按一张牌照去监管,以穿透性的方式监管,可以看清资产、资金投向,使监管更加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