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当下的脱贫攻坚战,各条战线扶贫工作者,包括来自各金融机构的定点帮扶贫困村的驻村队长和第一书记们,主动请缨,奋斗在扶贫第一线,从天山南麓的新疆阿克苏地区排先拜巴扎村,到大梁山深处的湖北十堰市坎子山村,把希望带给了贫困地区的人们。第一财经跟随他们来到精准扶贫第一现场,真实记录了为脱贫攻坚殚精竭虑的“扶贫+扶智”全过程。
“‘金·准扶贫’在路上”系列策划报道,5 月起独家分享,敬请关注。
一年多前,排先拜巴扎村(下称“巴扎村”)大队部(村委会)的毛驴养殖计划“黄了”。大干一场却无人问津,让村民赔了本钱。
这个地处天山南麓的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努尔巴格乡的偏远小村,距离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还要飞1 小时外加1 小时车程,交通不便、气候干旱以及人口文化程度较低,制约着当地区域经济发展。
当时,村大队部贷款约50 万元,连驴崽带厂房一共集资约80 万元养殖毛驴,原本想把驴皮卖往山东赚大钱。孰料驴养成之后,买家却嫌巴扎村养驴规模小,地理位置偏远上门成本太高,不来收货。而当地人又不吃驴肉,低价处理没人要。驴子最终卖不出去,又回到当时出资的村民手中。
“村里为什么会做出这么鲁莽的脱贫计划?”面对如今已经闲置而空旷的养殖棚,时任巴扎村驻村队队长王磊感到不可思议。
2017 年春节后,王磊从太平人寿新疆分公司风险管理及合规部经理的岗位上主动请缨,参加新疆“访惠聚”(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项目,他接手的便是这个村子。
村里一年大变样
不过,当2018 年1 月第一财经记者跟随王磊来到巴扎村时,小村在扶贫上已经小有成果。村里的地毯合作社所生产的产品参展了2017 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而王磊还从阿克苏地委民宗委争取到55 万元的扶持资金。
除了村集体收入从2016 年的20 万元增加到2017 年的40 多万元,翻了一番之外,去年该村脱贫成绩也十分喜人。截至2017 年10 月,与贫困户村民逐一谈话的测算结果显示,已经有33 户年均收入高于脱贫线。
“2018 年我们可以如期脱掉20 个贫困户。”王磊表示,现在村里又增加了8 户贫困户,剩下这些也都可以在2019 年全部脱贫。
夜里10 点,记者来到巴扎村,这个南疆小村,马路虽然不平坦,但宽敞整洁,几盏白色路灯将村口大队部对面的健身器材照得格外抢眼,眼前这些很难和“贫困”二字联系在一起。
驻村队就在大队部内安家,平时三名驻村队员挤在一间小平房里工作、生活,房间里除了卫生间外,只有两张单人小床以及一张铁架子床。“这里有暖气还有网络,相比于更往南的和田地区莎车等县的驻村队,这里的条件算是比较好的了。”一位驻村队员对记者表示。
那一晚,王磊忙到凌晨3 点才睡,而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他又去迎接上级检查了。
太平人寿新疆分公司给巴扎村“结对子”的村民家小孩带来了漫画书等小礼物
耐心解答,用足政策
以巴扎村为例,376 户1266 名村民中,维吾尔族有371 户1193 人,汉族仅5 户10 人。而在村干部系统中,除了驻村队两名汉族干部外,剩下的都是少数民族干部。
此外,巴扎村村干部里,会说普通话的只有一位年轻的小伙子,而村民中老一辈人会说普通话的更是寥寥无几。
除了简单的问候,王磊要开展任何工作,都离不开维语翻译。好在随王磊一同下驻村队的还有两名会讲维语的同事,其中一名叫木合塔尔的同事能说会写,充当起王磊的左膀右臂。
“新官上任三把火”,热情的驻村队长并没有因为语言不通而与村民产生任何隔阂。反而只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走访调研了全村126 户涉及498 人的贫困户信息。这时,王磊才发现巴扎村的脱贫任务艰巨。而面对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仅剩不到四年了。
“政策兜底脱一批”,是王磊对记者最先提到的扶贫策略。显然,在这个普通话普及程度不高且村民文化水平较低的村子,远没达到吃透国家扶贫政策的地步,这也给王磊的扶贫工作留下了很大的空间。
沿着巴扎村二队小道,一字排开的是村民的富民安居房。从外面看起来样式都差不多,规整简洁,不过里面却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