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户户的门口,都贴着花花绿绿的纸条表格。在贫困户阿卜拉·穆太力普家门口,就贴着《沙雅县惠农补贴政策和补助标准》,普通话与维语一式两份左右铺开。
仔细看表格内容,记者发现,其中包含了各种补贴信息共18 项之多。例如新型合作医疗补助(个人承担70 元)、粮食直接补贴(每公斤小麦补贴0.20 元)、玉米良种补贴(每亩10元)、棉花良种补贴(每亩15 元)等。“那些都是国家重要的扶贫政策,怕村民不了解,就贴在他们的门上了。”王磊说。
光贴海报还远远不够,也要到他们家里去嘘寒问暖,帮他们算算账,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清楚自己可以拿多少钱。
这样做的另一方面,也是对村干部起到反向监督作用,因为村民一旦知道自己该拿多少钱,就会一传十、十传百地相互议论开来。如此就杜绝了有些村干部企图“中饱私囊”的可能。
沿着村路径直走下去,一条国道将巴扎村分成两边,对于这条通向机场的国道,王磊再熟悉不过。当天正逢乌鲁木齐的同事下村来找他,同时还给村里“结对子”的村民艾何台热姆一家三个娃娃带来了漫画书等小礼物。
艾何台热姆家是一处3 间的砖瓦房。大女儿克里比努尔已经快上初中了但十分害羞,二女儿拜热娜古丽与三女儿古扎丽努尔则十分热情好客,收到礼物后,都大声用普通话说“哥哥我爱您!”
妈妈艾何台热姆则比较关心自己的18 亩梨子销售回款问题,2015 年,他们家销售梨子之后,却一直没把钱收回来。她焦急地托翻译木合塔尔向王磊反映自己梨子钱被拖欠的情况。
王磊听后,耐心对翻译说:“你告诉她,目前我们已经出面协调,春节后收购商核对完账目,就给她支付款项。”另外他补充道:“你再告诉她,冬天煤要是不够烧了,可以来大队部取一些。”
杜绝“等、靠、要”
扶贫先扶志。政策兜底只能解决部分村民基本的脱贫问题,如果不积极发挥村民主观能动性,很难创造更多财富,还有返贫的隐患。
记者了解到,在南疆地区,村民的孩子从幼儿园到高中教育完全免费。贫困户更有诸多兜底政策,例如享受低保等,还可以向扶贫办申请免费的家畜来饲养。此外,针对老年人当地有老年津贴;针对慢性病、残疾人还有慢性病补贴、残疾补贴等。以2016 年为例,该村惠民生补贴小拱棚25 户7.5 万元、三区分离15 户7.5 万元、暖圈15 户9 万元,共计24 万元。
而在“访惠聚”工程下,还有自治区首府的央企、国企和政府机构与村里“结对子”扶持,例如太平人寿新疆分公司每年给巴扎村的额度就有约20 万元。
近期出台的2018 年中央1 号文件指出,“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必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既不降低扶贫标准,也不吊高胃口。”
要想真脱贫,仅靠嘘寒问暖是远远不够的。王磊决定,应该通过平时的宣传,向村民灌输不应该有当贫困户白拿钱的思想。
对于村里一些整日待在家里“游手好闲”,既不外出务工,也不种地的男性村民,王磊则选择主动出击,一家一户约谈,有时候还会批评教育一番。
光说不行,还得帮着有意愿的村民找工作。实际上村里就有大把机会。贫困户阿卜拉·穆太力普一家四口,没有耕地,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在驻村队的帮助下,去年,其妻古哈拉木·肉孜到地毯厂工作,一天工钱能拿到50元。
去年冬季,王磊又安排阿卜拉·穆太力普在大队部烧锅炉,月薪1200 元左右,到了夏季,则安排他在大队部当民兵,终于让他也有了固定收入。
此外,王磊还介绍一些有外出务工意愿的村民到县城正规的加工厂等上班,月薪在2000 元甚至更高。这样一年有两万多元的收入,一家如果是四口,加上妻子的收入,就可以脱贫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帮助村民们脱贫致富,首先得帮助大家挖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王磊在调研村里的努尔迪亚尔手工艺品专业合作社时,发现因设备较落后,合作社生产的地毯花色和款式单一,成品精细程度不高,造成产品滞销,资金周转困难,工人们发不出工资。了解情况后,王磊到沙雅县采购了手工地毯再加工设备,以提升产品品质。
同时,他还推动地毯外销,在2017 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精准扶贫项目洽谈会中,为合作社争取到一个展位,向参展客户展示了手工地毯、坐垫和挂毯等手工艺品,并于2017 年9 月通过与阿克苏地委民宗委沟通,争取到55 万元扶持资金用于设备更新和开展技术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