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财时报

《祖国》杂志专访陈光标:感悟二十大 启航新征程

http://www.jingcsb.com/ 来源: 发布时间:2022-11-16 16:35:16

《祖国》记者李国良 文/赵望秋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指出:“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频共振、协调发展是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在文艺座谈会上掷地有声的讲话,推动精神文明建设领域发生了全面、深刻、根本性的变化,党、国家、人民、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全社会凝聚力与向心力有了极大提升。

 

随着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中国人民昂首步入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价值引领、文化滋养、精神支撑,更加需要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去提供支撑。近日,《祖国》杂志特邀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中华慈善特别贡献奖获得者陈光标,就如何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动奉献精神,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等热点话题,展开一场广泛且深入的对话。

记者:十八大以来,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一个重要执政理念。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在您的认知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应该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陈光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这是一个经常被拿出来讨论的问题。我记得马克思曾经讲过,“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他的意思是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是实现精神文明的前提和条件。对这个问题恩格斯的理解则是,“物质生存方式虽然是始因,但是这并不排斥思想领域也反过来对这些物质生存方式起作用”,在恩格斯的阐述中,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有一种反作用力,能为物质文明提供支撑和动力,甚至影响其发展的方向、道路。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这两位的观点综合起来就能发现,我们应该是以一种辩证的、平衡的、全面的视角来认知和把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

从现实问题考量,如果没有精神纽带的维系、文化认同的凝聚以及正能量的激励,仅靠经济增长,是不足以保障人民幸福安康、社会稳定发展的。不夸张地说,精神文明搞不好,物质文明也要受破坏,甚至社会也会变质。因为现代经济具有高风险性,如果人们一味迷恋物质丰裕,一旦危机来临时,没有强大的精神和信仰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后果是难以想象的。

 

记者:刚才提到了“中国式现代化”,您是怎样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

 

陈光标: 我觉得“中国式现代化”内涵相当深厚。在我的理解中,“中国式现代化”对标的是西方语境中的“现代化”,西方的现代化,很好理解,经济、物质是主要衡量指标。中国式的现代化,则是对西方现代化的超越,它摒弃了西方现代化所遵循的生产力发展单纯服从于资本的逻辑,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主义为中心、两极分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而是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简单来说,西方现代化是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而中国式现代化则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

 

记者: 如您所说,中国式现代化着眼的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当中又涉及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我们知道您在这方面做了很多事情,这背后有怎样的考量?

 

陈光标: 我们不是常说嘛,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其实这么多年,让我收获最多成就感的,不是事业上的成绩,而恰是自己支配经济成果的方式。从赚到第一桶金开始,我就投身于公益慈善事业。很多人对我的做法不理解,这让我有点苦闷,但我并不灰心,先富带动后富,这是这么多年来我始终坚持的理念。因为在我看来,企业家的最高境界是从“无”到“有”,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劳动,成为先富起来的幸运儿,然后再从“有”到“无”,用自己创造的财富回馈社会、回报人民,向社会传递正能量。

 

记者:如今的社会生态下,如何才能更好地构筑起崇德向善的社会风气?

 

陈光标: 二十大报告中有提到这一点,强调要“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至于具体如何弘扬,这是一个很大的命题,我就谈一点:发挥榜样的作用。

国家需要价值导航,人生需要信仰驱动,社会需要共识引领。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从来不乏彰显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比如,2008年起,中央文明办就在网上组织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的活动,截至目前已经有各行各业近2万人入选“中国好人”。我发现,这些“中国好人”中,有教书育人的老师、治病救人的医生、维护治安的警察、生产一线的工人、跑街拉活的的哥……总之都是我们身边普普通通的人。但就是这些人,或充满爱心、助人为乐,或见义勇为、舍生忘死,或诚实守信、坚守正道,或敬业奉献、虔诚勤勉,或孝老爱亲、血脉情深,都在平凡的人生中干出了不平凡的事情。可以看出,这些凡人的善举,往往更能释放出非比寻常的力量,激荡起同为普通人的你我的共鸣,所以我们一定要发挥好这些榜样的作用,带动身边更多人崇德向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凝聚起推动整个社会向上向善的强大正能量。

 

记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恰是构建精神文明的进程,所以在全社会弘扬崇德向善的风尚意义重大。那么您认为我们该如何激励更多的人加入做好人好事的队伍中来?

 

陈光标: 我觉得这个很简单,就是让好人有好报。而且这个让“好人有好报”不能停留在字面上,而一定要落到实处。好人好事是社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支撑,这一点毋庸置疑,但社会上总有个别人认为好人是“傻子”,为什么会这样?某种方面就是因为好人没有获得相应的待遇。所以我们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正能量的时候,不能一味地强调精神鼓励,而要辅以物质关心以及其他方面的待遇提高。让好人有好报落到实处,才能激励更多的人参与到做好事的队伍中来。

 

记者:二十大对促进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您投身公益慈善等社会保障事业多年,您觉得这对我国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会带来什么影响?

 

陈光标: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我们的社会保障事业,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差异化需求。这一要求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十九大期间,在党和政府的正确带领下,我们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全面胜利,已经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做慈善做公益也要与时俱进,要不断丰富公益活动的内涵,特别是从关心人们吃饱穿暖更多转向人们的精神生活,为公益活动注入文化内涵,实现专业化、规范化、精细化、多元化、体系化的发展。同时,重视公益价值和品牌输出,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关注并愿意投身公益。这一方面需要热爱公益的人们转变观念,另一方面更需要政府的引导支持。同时,也应该大力推动公益项目更多地像“时间银行”那样,成为一种公益互助,让做公益的人也得到相应回报,使公益活动行稳致远,既避免资源的浪费,也让人们在更有质量和效应的公益活动中实现个人价值的自我提升。

 

记者:“推动绿色发展”,是二十大报告中被频繁提及的又一个关键词,我们了解到,践行绿色发展模式,也是您近年来身体力行在做的事情,能否展开谈一谈?

 

陈光标: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突飞猛进,一幢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一条条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基建大潮汹涌澎湃,并催生出一个全新的行业——拆除。我曾经尝试过多个行业,但最终决定投身拆除行业,这当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我发现,拆除过程中的噪音和扬尘让社区居民越来越反感,大量固废垃圾的散落与填埋为环境整治造成了越来越大的梗阻,甚至已经成为一个令多方头痛的社会顽疾。但任何重大社会问题背后,都包含着呼之欲出的商机,拆除行业也不例外,不仅商机无限,而且是一件利国利民的事情。至于破局的关键是什么?我觉得是全力推进拆除产业的绿色化变革。

 

记者:请简单谈一谈您具体是如何推动拆除行业的绿色化变革的?

 

陈光标: 绿色环保拆除的关键,在于用科技推动废料再生,实现对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早在2018年的时候,我们就打响了河北雄安新区绿色环保拆除的第一枪,通过绿色高科技拆除技术对雄安新区一座建筑面积达8000平方米的酒店进行了整体拆除,全程耗10小时,拆除后产生的约13000吨建筑垃圾实现了100%循环再生利用。

 

多年来,通过持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改进拆除工艺,提高资源回收利用效率,我们在绿色环保拆除领域的实践不断推向纵深。在我们黄埔公司负责拆除的地基上,既没有震耳欲聋的机器轰鸣,也没有遮天蔽日的扬尘肆虐,大量可能归于填埋而污染地下水的建筑垃圾重新变成可以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对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率基本达到95%以上,真正实现了绿色、环保、高效、循环。

 

近年来,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保理念为方向,我们将业务范围进一步辐射至矿山开采等领域,继续发挥科技、人才、设备、管理优势,打造绿色矿山样板,坚持边开采边治理,确保边坡规整、规范有序、环保达标、绿色生态,建设一项,造福一方,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记者: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您在拆除领域所做的事情,正是对这一理念的深入落实。

 

陈光标:是的。我经常说,我们不仅要从垃圾里面找利润,更要从循环经济中蹚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绿色拆除是绿色经济中的重要部分,接下来,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继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绿色拆除助力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建设。

 

记者:我们注意到,这些年,您坚持把公司利润的60%以上用于回报社会,持续高额的慈善投入是否会挤占公司的发展资源?

 

陈光标: 很长时间以来,我们都坚持把公司利润的60%以上回报社会,其中80%以上投向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至于是否会挤占公司发展资源,我的想法是,企业自身发展与履行社会责任并非不可调和,更准确地说,只有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才是最具竞争力和生命力的企业,才能走得更久远。因为只有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和企业家,才符合时代要求,也才能真正得到社会认可。比如一个热心慈善公益的企业,更有可能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一个对消费者负责的企业,更有可能赢得顾客与市场;一个诚实守信、保护环境的企业,更容易得到政府、投资方及消费者的支持。对企业家而言,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意味着收获更好的经营环境和更多的资源支持,这是长远“投资”,也有助于构建企业自身发展与承担社会责任的良性循环格局。

记者:我们注意到,二十大报告中再次重申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并第一次明确提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作为民营企业家,您如何解读这一变化?

 

陈光标:首先必须明确,提出这一论述的背景是,2020年以来,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持续冲击下,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许多民营企业家在思想上存在着各种迷茫、困惑和疑虑,市场预期和发展信心受到严重影响。在这样一种大背景下,二十大报告再次重申“两个毫不动摇”, 有力驳斥了社会上各种否定民营经济的奇谈怪论,给民营企业家送来一颗“定心丸”,也为企业发展指明了奋斗的方向,明确了重点,为民营经济后续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动力。

 

记者: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这对您接下来的业务方向会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陈光标: 通常来说,实体经济水平越高,经济实力就越强,抵御风险的能力也越强,这是现代经济发展的硬道理。党中央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发展,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这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对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可以看到,党的二十大会议,向我们这些实体民营经济的深度参与者释放出了多重利好。我们应该把握历史机遇,扛牢使命,“实”字当头,“干”字为先,把二十大精神落到实处,紧跟国家战略需要与市场需求,加强自身创新能力,抓住产业升级方向,推动实体经济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更多力量,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扎实的基础。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京财时报(www.jingcsb.com)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联系邮箱:xinxifankuui@163.com

热文推荐

首页 | 新闻 | 财经 | 房产 | 娱乐 | 旅游 | 时尚 | 生活 | 科技 | 健康 | 汽车 | 教育 | 今日北京 | 电子报

Copyright © 2008-2016 备案号:京ICP备09109218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90845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20080118
关于同意京财时报设立互联网站并提供新闻信息服务的批复

友情链接: 大粤日报 时尚周刊 京晨晚报 投资观察界 新讯网 西北商报网 万亿财富网 中国投资界 新尧网 中国证券期货 广东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