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报道 记者 王欢】据《日本经济新闻》3月29日报道,28日,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等机构实施了使用异体iPS细胞的再生医疗临床研究。从iPS细胞培育出的视网膜细胞被移植给了眼病患者。与使用患者本人iPS细胞的第1例移植手术相比,使用异体iPS细胞可缩短准备时间。费用也降低至10分之1以下。储备细胞具有立即使用的优点,被视为再生医疗的主流方式。该临床研究有望促进日本发祥的再生医疗的普及。
临床研究将由理研、神户市立医疗中心中央市民医院和京都大学等机构联合实施。手术在28日当地时间下午2点前开始,手术时间约为1小时。从iPS细胞培育的含有25万个视网膜细胞的溶液被注入一位60多岁男性患者的右眼。该患者患有可导致失明的“加龄黄斑变性”,在日本国内,50岁以上人群约有1%的人患有这种疾病。
在记者会上,该医院的眼科主任栗本康夫表示,手术中没有出现什么问题。理研的项目负责人高桥政代表示,“使用iPS细胞治疗的实用化已经来到半山腰”。
今后计划对5名患者使用此次手法进行移植手术,将调查手术的安全性。即使视力没有大幅改善,也有望阻止视力继续下降,不再需要定期用药。
理研于2014年对患有同样病症的患者实施了世界首例iPS细胞移植手术。当时使用的是利用患者本人细胞制作出的iPS细胞,被指在费用和时间方面存在问题。调查是否有癌变可能等检查花费了约1亿日元。准备时间也长达约10个月。
与此相对,使用已调查过安全性的储备iPS细胞,预计费用将降低至10分之一以下的数百万日元。此次从征得患者的同意到实施手术仅用时1个半月。
iPS细胞在脊髓损伤等病症方面的临床应用也在推进准备工作。遇到必须及时治疗的疾病和受伤的情况,使用本人iPS细胞来不及。
第1例实施iPS细胞移植手术的患者在2年后情况良好,移植的细胞未出现癌变等异常。患者的病情停止恶化,也没有出现什么明显的副作用。
理研等机构将慎重确认此次的移植手术能否确保安全性。虽然使用了不易出现排斥反应的特殊iPS细胞,但是患者仍可能出现轻度的排斥反应。关于何时公布移植手术是否成功,高桥表示:“我们要继续观察病症,预计将在2、3年后公布”。
使用储备细胞的方式需要完善的管理体制。京都大学在2017年1月停止向外部机构提供使用婴儿“脐带血”制作出的iPS细胞。原因是不能排除制作时拿错试剂的可能性。京都大学与日本宝生物工程(TaKaRa Bio)公司已开始启动确保iPS细胞稳定品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