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之道,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织密织牢健康扶贫保障网,忌拆东墙补西墙、顾头不顾腚。
以“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健康中国战略为引领,省委、省政府坚持创新引领、体系推进,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补齐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健康保障这块突出短板,切实让广大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看得上病、看得好病、更好防病,从源头上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发生,为贫困群众撑起“健康保护伞”。
优质资源沉下去,在县级医院“留住人治好病”
在我国医疗机构现有的一二三级体系里面,县级医院属于二级,处于整个体系的腰部。在推进健康扶贫过程中,我省把“大病不出县”作为追求目标,争取90%的病人在县域内得到救治。
为提升县级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自2016年初开始,我省实施了提升县级公立医院服务能力三年行动计划,包括组织1200名县级公立医院骨干医师赴国内知名医院进修培训,选派100名县级公立医院院长赴国外接受现代医院管理培训。
“我们经过多方协调联系,把受训医生送到北京、上海等地最好的医院进修。这样的进修机会即使对省直医院的医生而言,排队一般也要排上一年半载。”省卫计委体改处处长龚建平介绍说,为实施这项进修,省财政为每名医生每年补贴3万元,针对县级医院医生培训给予如此大的支持力度,这在国内并不多见。
“通过在国外医院的培训,我在抓精细化管理、提升医疗服务和加强内涵建设等方面有了新的体会。”从新加坡学习回来的横峰县人民医院院长陈军告诉记者,去年,横峰县人民医院成立了健康管理中心,开通银医系统,利用微信开展健康教育,改革绩效管理,成立医务规划部,对诊疗行为实施全流程监管。与前年相比,去年的门诊量、住院病人数分别上升15.9%、16.13%,平均住院天数下降到6.83天。
与此同时,我省在补齐县级医院专科短板上有了量化指标。“我们加强对全省80个县级医院县外转诊率的监测。针对每家医院县外转诊率排在前五位的科室,重点联系在北上广工作的江西籍专家对口帮扶。”龚建平说,全省计划遴选603个县级医院临床重点专科加强建设。
在提升贫困地区医疗服务水平上,我省还采取“团队帮扶”方式,安排全省39所城市三级医院与148所县级医院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对口支援关系;编制《江西省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6年整合4000万元项目资金,推进建设依托若干省直医院的高端远程医疗系统和覆盖全省80个县级综合医院的基层远程医疗系统。截至去年10月底,全省所有贫困县已经提前实现远程医疗全覆盖。
“神经末梢”活起来,实现在家门口随时就诊
让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就诊,提升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这些医疗系统“神经末梢”的卫生服务能力至关重要。
省卫计委去年10月底提供的数据显示,我省乡镇卫生院硬件设施和卫技人员数量并不乐观:全省乡镇卫生院有卫技人员4.04万人,仅占全省总数的18.3%;病床数为4.77万张,仅占全省总数的22.8%;贫困县每千人床位数3.57张、卫技人员3.43人,均明显低于非贫困县区5.0张、5.42人的水平。
为给基层医疗机构建设“输送血液”,我省在硬件设施投入和技术人员供给上“双管齐下”,确保贫困地区患者留在基层、治在基层。在乡镇卫生院建设上,开展了基层医疗机构规范化管理活动,2016年全省新增152个“全国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新增27个省级示范乡镇卫生院;在推进村卫生室建设上,2016年,各地投入资金4.95亿元,新建标准化村卫生室3958个,其中,江西赣商联合总会把贫困村卫生计生服务室标准化建设列为赣商扶贫重点工程,2016年捐资建设1060个村卫生计生服务室。
在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上,提高老年乡村医生养老生活补贴标准,由每人每月80元增加到300元,建立了边远山区和连片特困地区乡村医生岗位补助制度,稳定了乡村医生队伍。在乡村医生培养上,开展村卫生室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省财政给予定额补助,计划累计培养5000人,其中,2016年完成首期招生培养801人,2017年培养1500人。
“利用村卫生室这个载体,我们加强了对健康扶贫政策的宣传。所有的村医和村卫生所都有宣传折页,方便村民了解相关政策,及时享受优惠。”省卫计委医政医管处处长罗礼生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