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到“宫颈糜烂”,人们会本能的紧张,觉得都糜烂了肯定是很严重的疾病了。在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宫颈糜烂”是一种病理改变,甚至是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病的高危因素,因此医生会做微波、冷冻、激光甚至宫颈环形电切等手术来治疗。 但“宫颈糜烂”听着很可怕,其实它并不是疾病,而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早在2008年出版的第7版《妇产科学》教材中,已经取消了“宫颈糜烂”这个病名,以“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生理现象取代。
医学发现“宫颈糜烂”其实是一种生理性改变,只不过是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宫颈管内的柱状上皮外移,与覆盖宫颈管外表的复层鳞状上皮相比,色泽更鲜红,看似“糜烂”而得名,通常不用治疗。
正常生理情况下,宫颈是由2种不同的上皮构成,分别是子宫颈阴道部的鳞状上皮和子宫颈管的柱状上皮。妇科检查时靠外侧的鳞状上皮覆盖的地方表现为光滑,类似正常黏膜颜色,但靠颈管内的柱状上皮覆盖的地方,因为柱状上皮单层,血管可见,比较嫩红,看上去像是充血的表现。把充血的柱状上皮覆盖的区域称为“糜烂”,所以其实不是真的糜烂,只是宫颈管内的柱状上皮在雌激素作用下向外侧延伸出来。
那么“宫颈糜烂”意味着宫颈癌?
宫颈柱状上皮外移和宫颈癌没有直接关系。换句话说,宫颈癌或者癌前病变可以表现为“ 宫颈糜烂 ”, 但通常是在有由HPV感染等致癌因素的持续刺激下的“糜烂”才会发展成为宫颈癌!
宫颈癌的发生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的持续感染有关,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患者,在宫颈鳞柱交接移行带(转化区)容易发生癌前病变和宫颈癌。自从有了宫颈细胞学检查以后,宫颈癌的死亡率有了大幅度的下降,预防的关键就是定期进行宫颈病变的三阶梯筛查。因此,对于“宫颈糜烂”,在进行治疗前都需要先做宫颈防癌检查排除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
在排除宫颈细胞学异常的情况下,没有症状的宫颈糜烂无需治疗;对有接触性出血、阴道分泌物增多等症状明显的女性可采用药物治疗,可以在医师的指导建议下使用聚甲酚磺醛凝胶,自带独立给药器,避免用手造成二次感染,隔日一次,睡前使用。
总结:“ 宫颈糜烂 ”听着很可怕,其实并不是疾病,而是一种生理现象 ,出现症状但也不能麻痹大意!所以记得定期进行宫颈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