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记下你的问题
李四光家乡的河道边,有一块巨石,由于硕大无比,成为乡里小朋友攀爬玩耍的好去处。
一天晚上,李四光爬上巨石躺在上面看星星,突然想到大人们“星星落地为陨石”的说法,“我屁股下面的这块大石头是不是星星落下的陨石呢?”李四光忽然有了这样一个问题。
带着这个问题,李四光由小学升入了中学,最后离开家乡考进了北京大学地质专业。李四光最后终于弄清了家乡那块巨石的来龙去脉,那块巨石不是陨石,而是一块冰川漂砾。这个时候,李四光已成为北京大学地质系的高才生了。
李四光不止一次谈到他人生的选择和那块巨石的关系。他说,巨石是我人生碰到的第一个谜,带着这个谜我走进了地质世界。所以,我的第一位地质老师就是那块大石头。
在孩子成长的历程中,问题是老师、是机遇、是同行者。在问题的指引下,李四光走向了自己人生的高地。
在上课时、阅读时、上下学途中,孩子们可能会有一些很有意思、很有价值的问题突然涌上心头,让它走掉了实在可惜。可以让孩子准备一个备忘册和一支笔随身携带。一旦头脑中闪过有意思的问题,就迅速地记录下来,然后早点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一段时间之后,备忘录会带给孩子一个晾喜。
2.心中有疑问自己先思考
让孩子养成质疑提问的习惯,虽然表面上表现在嘴巴是否勤于问问题,但更内在的功夫体现在孩子是否养成了勤于思考、独立思考的习惯。比“有问必答”更重要的是,应该使孩子养成心中有疑问自己先思考的习惯。
一个刚上幼儿园的孩子问妈妈“人为什么会死”,妈妈一愣,用常理给孩子解释:“人的年龄大了,身体就会衰弱、生病,衰弱到一定程度人就会死。”
孩子不满意妈妈的回答,反问道:
“不是的。人不是神创造的吗?”
“是的。”
“那么神为什么让人死?”
这时候,妈妈才明白了孩子问这个问题的初衷。小孩子是不会明白为什么神创造了人类,又会让人死的。妈妈没有再回答孩子的提问而是反问道:
“你们都是怎么想的呢?神为什么会让人死?”
孩子陷入了沉思,最后说不知道。
妈妈笑着说:“其实我也不知道。我们一起想一想,再回答吧。”
几天后,妈妈再次向孩子们提出了这个问题。孩子们各自说出了自己的答案。一个孩子回答:“如果人不死,一直生活下去就会越变越懒。”另一个说:“如果人不死地球上的人就会越来越多。”不管他们的回答多么可笑,家长都不要嘲笑,重要的是他们为了寻求答案经过了不断地思考。
思维是可以被带动和激活的。在母亲的反问之下,孩子们开始开动脑筋,寻找答案。反问并不是把问题简单地甩给孩子,而是一场严肃讨论的开始。它可能会花费父母更多的时间,但这是对孩子成长的更好的支持方式。久而久之,再遇到问题的时侯,他们就会自己先想想为什么。
3.自我提问
读书学习时的积极思考、自我提问对孩子十分重要,但是我们却常常忽视对它的培养。似乎它就像呼吸一样,只是我们自然而然地去做的事情。然而,对于孩子来说,要做一个好的提问者和思考者是需要有意识培养的。
我们常常听到年幼的孩子自言自语。这种情况一般在5—7岁达到顶峰,9岁消失。 自我言语有助于儿童调节思维,展开思考,因此父母要允许甚至鼓励孩子在学习时自我提问,比如:“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我为什么认为……”“我下一步应该做什么?”让孩子用问题去刺激自己的思考,并一步一步地得出结论。通过自我提问,孩子不仅能有意识地积极思考,而且将能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思维过程。
4.刨根问底
“地球有多重?”一个小学二年级的男生问。老师也不知道答案,她用最高明的教学技巧来应付:“这个问题很有趣,大家回去思考一下,看看明天谁能回答。”
第二天,老师提问,结果没人能答。老师宣布了答案,这是她在图书馆费了好大劲才找到的。台下鸦雀无声,突然,那个提问趣的小男孩问道:“有没有把人也算在内?”
这虽然是一个笑话,但在生活中,我们确实常常听到父母抱怨:“我儿子太难缠,什么事都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很烦。”其实,有这样一个肯动脑筋的孩子,父母应该高兴才对呢!
爱因斯坦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善于抓住问题,打破砂锅问到底,是深入思考的表现。
“打破砂锅问到底”,看似简单,其实并不容易。有的人可能会抓住问题的本质,连连设问,如层层剥笋,直到水落石出;有的人可能东问西问,不着边际,结果一无所获。要培养孩子爱问、敢问的习惯,更要培养孩子问到底的习惯。父母不妨在生活中常常运用刨根问底的方法,引导孩子追根究源,问个明明白白,弄个清清楚楚。
本文摘自孙云晓、赵霞著作《培养学习好习惯》。
孙云晓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研究员
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儿童工作智库专家
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